第21章 真假恩人
第二天, 日上三竿苗笙笙才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接下来几天都不用上工呢,真好。
虽说分配给她的活计很轻省,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 每天呆呆的坐在树下一动不动盯着麦田, 时间长了也无聊的很。
李大叔昨天在酒席上夸她大方仁义, 没有丝毫保留的把处理骨头的窍门教给了乡亲们,特批她五天假。
这五天干啥呢?苗笙笙一边坐在正房前的阳台上刷牙,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小姑,小姑我给你把饭热好了。”五岁的苗晓冬给她端来了一碗浓稠的高粱米粥。
还有一盘切得细细的咸菜丝。
“咳, 咳,你小心烫着,我自己来。”苗笙笙赶紧起身。
从小萝卜手里接过饭菜, 放到了院子里的饭桌上, 并不急着去吃。她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问小侄女, “家里其他人呢?”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上工去了, 哥哥姐姐们上学去啦,家里就剩咱俩了。”连她弟弟振华都被她娘带场坝去了, 今天他们要继续在那里搓麻绳,修补麻袋。
小萝卜头别看年纪不大,回起话倒头头是道。
苗笙笙赞赏的摸了摸侄女小脑袋瓜,扭头看了西屋一眼。
苗晓冬搬了张凳子挨着她坐下, 凑到她耳边小声道, “小姑, 我跟你说个事你可别告诉别人。大伯一家子没吃早饭就走了, 好像是因为青梅堂姐昨天晚上被奶奶打了。”为啥打的她不是很清楚。
她爹娘似乎猜到了啥, 可不跟她说。不然, 她此刻就能告诉小姑了。
苗笙笙一怔, 对大房一家的离开并不意外。只是人贩子的事还没弄清楚呢,苗青梅就这么跑了?
不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三两口喝完碗里的粥,苗笙笙认真看着身旁的小萝卜头,“走,姑带你去玩。”
昨天忘了跟顾明霞顾明远兄妹俩打听人贩子的事,不如今天亲自登门拜访询问吧。
“好啊好啊,小姑你带我去哪里玩儿?”苗晓冬很兴奋,之前都是她带着小姑四处耍呢。
“去上水沟。”苗笙笙把碗洗了放回了厨房。
“我知道小姑去上水沟干啥,是不是要去找你那个同学?”小萝卜头一听能出门很是兴奋。
奶奶上工走之前可说了,让她好好看着小姑,小姑去哪里她去哪里。
“你咋这么聪明呢,吃啥长大的。”苗笙笙锁好院门后,一边牵着小侄女往村外走,一边逗她。
“吃高粱,玉米,红薯长大的。”苗晓冬脆生生答道。
苗笙笙点头,“那你最喜欢吃啥啊?”
“当然是肉啊。小姑,啥时候咱们才能像昨天一样吃好多好多的肉呢,还有白面的馒头。”想起昨天的小鸡炖蘑菇,糖醋排骨来,小萝卜头忍不住吸溜吸溜口水。
肉啊,这玩意儿谁能不爱呢。可吃肉是又要掏钱又要肉票啊。
两者她都没有。
姑侄俩一边闲聊一边赶路,很快来到了村外的小溪。过了桥,对面就是上水沟。
只是没等上桥......
“小姑,河边洗衣裳的不就是你同学?”苗晓冬一眼就认出了顾明霞。
哦?苗笙笙急忙拉着小侄女大步了过去。走近才发现,河边不止有顾明霞,顾明远也在。
“笙笙,在这里碰到你好巧啊。”顾明霞将洗好的最后一件衣裳扔给身后的堂哥,开心的说道。
苗笙笙也很高兴,“我正要去找你们俩呢。昨天真是不好意思,人太多了,我都没顾得上亲自送你们。”
顾明霞嘻嘻一笑,“咋的,还怕我们迷路啊,哈哈。”
顾明远把衣服拧干后放回了木盆里,转身看着苗笙笙,“来打听人贩子的事?”
嗯嗯,苗笙笙使劲点点头。
“咱们公社的特派员张国明已经带人找到了那伙人贩子的大概落脚处,只是上边严令要把这群人一网打尽。怕他们还有同伙散落在外,所以还没有实施最后的抓捕行动。”
怕女孩害怕,他又接着补充,“你放心,张国明已经派人把他们盯得死死的,不会再让他们出来害人。”
也不知道他们小小的八里屯是惹了哪路神仙,竟然惹来了这么大的犯罪团伙。
苗笙笙感激的点点头,“真是多亏了你们兄妹俩,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才好。”
顾明霞嘿嘿一乐,“不如再给我们做一份糖醋排骨,要特别特别大的一盘。”
一头猪的肋骨有限,几百号人,可不是人人都能尝到。因着他们兄妹俩是外村的,苗家村的乡亲们先紧着分了他们些。
只是吃了还不如不吃呢。
从昨天回来顾明霞就一直惦记着这口吃的,晚上都没睡好觉,梦里全是大排骨。就算苗笙笙今天不来找她,她也准备杀去苗家村的。
“好啊,只是我家里也没排骨了,要去镇上买。”苗笙笙笑眯眯应承道。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做给他们吃,反正她也挺爱做饭的。
“那等什么,咱们这就去啊,我昨天可听你们队长说了给你放了五天假呢。”顾明霞立即催促。
啊~苗笙笙第一次见这般“雷厉风行”的女子。
“那我回家拿钱?”她存钱罐里还有些积蓄。
顾明霞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哥有钱,是吧哥?”
顾明远好笑的摇摇头,“你不用理她,她就是个人来疯。不过你要有时间的话还真得去一趟镇上,你毕竟是此次拐卖的直接受害人,张国明那里还需要你去做份笔录。”
苗笙笙思考了半晌,“那还是择日不如撞日吧,今天去吧。”她一共只有五天假期,一天都舍不得浪费。
不过,“真不用我回家拿钱吗?一副骨头要一块钱呢,也不知道今天涨价了没。”毕竟她昨天已经教给了大家处理骨头的方法。
“涨价了也不怕,我哥才不会在乎那三瓜俩枣呢。”顾明霞再次吹嘘道,“你们在这儿等我啊,我去去就来。”说着端起装满衣裳的木盆往家里跑去。
溪边,只留下苗笙笙和顾明远二人,外带一个在河边试图徒手抓小鱼的萝卜头。
和一个刚刚见过三次面的男人独处,苗笙笙有几分尴尬,“那个,那个你不用上工啊?”
顾明霞三番五次说她哥有钱,可顾明远不是爹娘都跑了吗?听说顾明霞三个亲哥哥呢,人家爹总不可能越过亲生的子女,特别照顾侄子。
哦,对了,顾明远的亲爹抛下他们娘俩回了上海后,顾家人便让顾明远随了他们姓。
望着眼前唇红齿白鲜活灵动的女子,顾明远有几分紧张的低下了头,一边踢着溪边的小石子,一边轻声道,“我不怎么上工,顶多帮村里去镇上跑跑腿。平时做些倒买倒卖的小买卖维生。”
说到这里他抬头认真看了女孩一眼,生怕她不明白似的,“也就是俗称的投机倒把。吓到了没?”
大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养活自己亲生的都不容易,哪里顾得上他。从十二岁开始他便跟着镇上的那些二流子们混,想方设法养活自己,减轻大伯的负担。
说实话那些年在大伯家里过得并不好,但亲生爹娘各自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扔下他不管时,是大伯给了他一口饭吃。
做人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只是,望着眼前纯贞美丽的女孩,顾明远第一次厌恶起自己的出身。要他也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多好。
就不用如此刻这般,自惭形秽,连看对方一眼都觉得亵渎。
如今对方知道了他是如何生存的,更看不起他了吧?没关系,反正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
只是......
让他讶异的是眼前的小姑娘非但没有立刻远离他,跟他划清界限,反而兴奋的盯着他,“能不能带带我,教教我怎么挣钱。不然我给你当徒弟?或者天天给你们兄妹俩做糖醋排骨。我还会做很多好吃的呢。”
顾明远一愣。
“你都不晓得,这段时间我想挣钱都想疯了,拜托你教教我吧。”苗笙笙双手合十恳求道。
想起早晨吃下肚的那晚拉嗓子的高粱米粥,过了这么久她依然觉得反胃。可就是这般不好的吃食,在当下的苗家都是精贵物。
她娘肯定是顶着哥哥嫂子们内心的不满,才勉强给她留下了那么大一碗浓稠的粥。
不行,一定得想办法弄点钱改善改善家里伙食,尤其麦收即将到来。
都说饿死胆大的,撑死胆小的,显然眼前的顾明远就是胆大的。她来自后世,尽管从书本上了解过七十年代的些许事情,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
哪里比得上顾明远这样土生土长的“古人”呢。
若是有他带着,她一定能事半功倍,很快对当下的年代有更多的了解。
更快的挣到钱。
顾明远疑惑,“你不认为我偷偷做小买卖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打击投机取巧行为的标语可还在他们村里公社大队外的墙上贴着呢。
苗笙笙摇摇头,“只要不偷不抢,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有啥可丢人的呢。再说了......”再说马上改革开放,国家要鼓励个体户,民营企业了。
正在二人热聊之际,顾明霞兴奋的跑了回来,顺便拿了个背篓,“可以出发了。”
竒 書 網 ω ω w . q i δ h μ 9 ㈨ . c ó M
苗笙笙点点头,叫来在溪边玩耍的苗晓冬,“小姑要去镇上办点儿事,你跟小姑一起呢还是自己回家里玩?”
苗晓冬死死拽住她衣角,“跟小姑去镇上。”镇上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自己在家有啥意思。
顾明远接过堂妹的背篓,将小萝卜头放了进去,转身在前面带路。
“这,会不会太辛苦你哥了?”苗笙笙望着他的背影有几分担忧。去八里屯要走好几里山路呢。
顾明霞不在意的摆摆手,“我哥力气可大了,不然那天在镇上也不能把你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
苗笙笙这才放心,和顾明霞手拉手跟上前面二人。
年轻真好啊。
两个钟头后四人终于赶到了八里屯。
今天虽然不是赶集的日子,但镇上的人却不少。
有来修镰刀的,买麻绳的,当然少不了各种摆摊的。对此,苗笙笙已经不像第一次来时那样大惊小怪。
无论什么年代,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四人目标很明确,一来便直奔街角的猪肉摊子。只是猪肉依旧是抢手货,等他们到时老板已经开始收摊了。
“请问还有骨头吗?”苗笙笙急忙问道。
老板挥挥手,“啥都不剩喽,下次赶早哦。”
苗笙笙失望的啊了一声,顾明霞却神秘的笑了笑,拽起她的手继续向前走。
“没了就没了呗,咱们去供销社买,我哥有肉票。”供销社里肉的品质更好呢。
对哦,这个人专门“投机倒把”,各种票据肯定不少。听说黑市上布票三毛一尺呢,不知道肉票多少钱。
几人说说笑笑间很快来到供销社。不比外面的流动摊贩,供销社的猪肉倒是充足的。
顾明远要了一斤五花肉,两斤排骨,两个西红柿,四个鸡蛋。
苗笙笙瞧着他掏钱的样子觉得简直帅呆了,她什么时候才能跟他一样在供销社里肆意的买买买呢。
“这个,那个,全都给我包起来。”姐不差钱,也不差票。
哈哈。
“笙笙,走啦,愣啥神呢。”顾明霞捅捅她。
几人在路上已经说好,等在公社里做完笔录,直接在张国明的宿舍里做饭吃。
毕竟去谁家也不好。
八里屯的人民公社就在供销社隔壁,相距不过五十米。顾明远等人带着东西赶到时,张国明正在看报。
这个年代实行人口流动管制,作奸犯科的违法犯罪事件其实并不频发,尤其八里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镇。
当然,除了眼下的人贩子案。
“张大哥,我把受害人给你带来了。”顾明远将苗笙笙和顾明霞安置好,便提着东西去了张国明的小厨房。
看着二人自来熟的样子,苗笙笙也不禁松了口气。两辈子都是彻头彻尾的良民,但见警察叔叔还是忍不住慌乱。
张国明似乎看出了她的紧张,笑着安抚,“别怕,你就把当天事情的经过简单陈述一遍就好。”回头人贩子抓住了,当然也要请她来辨认,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苗笙笙深深呼出一口气,缓解了下自己的紧张情绪,菜开始不紧不慢的说起那天的事情。
张国明沉吟,“所以那天你是打翻了老农的鸡蛋篓子,才为自己争取来了时间?”小姑娘挺聪明的啊。
怪不得某人对这个案子如此上心,又是掏钱给民兵连买水买肉,又是找地痞流氓打听各种线索。
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要他年轻个十几岁也得动心啊。
苗笙笙点点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没想到人贩子掏钱那么痛快。”更没想到多半篓子的鸡蛋,老农才要两块钱。
哎,真是实诚的农民伯伯啊。
苗笙笙有几分哭笑不得。事情过去好几天,她已经不太害怕了,尤其挺张国明说人贩子在公安的掌控之中,只等待合适时机收网。
张国明又问了她几个问题便作罢。
“走吧,咱们去看看明远那小子把菜处理的怎么样了。”
小厨房离着张国明的办公室很近,顾明远一只耳朵听着办公室里的对话,一边认真清洗蔬菜。
苗笙笙进去后便接过了手,“我来吧。”
顾明远点点头,把菜刀递给她,转身去点炉子了。
张国明一个单身汉,一年到头开不了几次火,经常去街上吃饭。他五次来,三次炉子是灭的,连口水都没办法烧。
厨房很小,勉强挤得下两个人,顾明霞便没有跟进去凑热闹,反正她手艺不好,进去了也是添乱。
张国明站在厨房外看着在里面忙活的两个年轻人,无声的笑了笑。
年轻真好啊。
顾明远刀功不错,苗笙笙做饭又是个麻利的。一个多小时,四菜一汤便好了。
糖醋排骨应了顾明霞同学的要求,好大一份。
“哇,这么多好吃的,太幸福了吧。”顾明霞深深吸了一口气。
桌子上一道糖醋排骨,一道干煸豆角五花肉,一道西红柿炒鸡蛋,一道凉拌黄瓜。
四个大人加上一个小萝卜头,不到半个小时便将所有的菜吃得丁点不剩。排骨里剩下的最后一点汁都被张国明拿去蘸馒头。
“笙笙啊,你这做饭的手艺堪比大厨啊。将来谁要娶了你可有口服喽。”一顿饭的功夫,张国明已经对她的称呼从苗家女娃到了笙笙。
“吃人嘴短啊。”顾明远倚着墙,敲敲桌子。
张国明翻个白眼,“说吧,你臭小子又想让我替你办啥事。”
“没啥,来份介绍信呗。”顾明远懒洋洋的说道。
张国民没好气的说道,“又去市里,八里屯装不下你了?回头让人给你抓了去,别说你认识我啊。”
这小子一年不知道往市里跑多少次,他晓得他去那里做点儿小买卖挣几个钱。
哎,这臭小子也是个命苦的,他能把一把就帮一把。
“如今市里管的没那么严了。”顾明远摇摇头。也因此,他那电影院门口卖爆米花的小生意最近多了好几个竞争对手。
味道比他的好吧,价钱还比他的低。他最近原本没打算再去市里,准备等想出个新的挣钱法子来再杀回去。
只是,他看了妹妹身旁的苗笙笙一眼。既然她想,就让她看看他是怎么挣钱的吧。
能学到多少他却不敢保证。
吃过中饭,几人又在街上转了转买了些东西,才往回返。照旧是顾明远背着苗晓冬。
在溪边两拨人约定了明天的见面时间和地点,便各自回家。
往家里走的路上,苗晓冬拽着苗笙笙的衣角,乐呵呵说道,“小姑,我好喜欢顾哥哥啊。”
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明霞姐姐。”给她买了糖葫芦呢。
苗笙笙从手里掏出帕子给小侄女擦擦嘴角,“教给你的话记住了没?”
“记住了,就是去公社里做了个笔录,啥都没干。没吃排骨,没吃糖葫芦。”
苗笙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今天她爹娘去上工,下午三点放学后侄子侄女们也会去帮忙。人多嘴杂,她上次差点被抢走的事肯定瞒不住了。
只是吃食的事还是瞒着点儿好,吃独食不是啥光彩的事。可东西是人家买的,她不好打包,关键是啥也没剩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小侄女瞒着准没错。
果然,等苗笙笙刚进家门,白翠花同志就猛得扑了上来,从头到尾把她摸了一个遍,“娘的宝贝蛋啊,你没事吧?”
一想到闺女差点被人贩子拐走,她就心如刀割,没等到下工就提前跑了回来。
苗笙笙急忙安抚她娘,“没事没事,我这不是好好的站在您跟前吗?”
“你前两天咋不跟娘说啊,这么大的事你要瞒到啥时候啊。你要没了,可让娘咋活。”一向强硬的女人终于忍不住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苗笙笙眼眶也有几分湿润,安慰道,“对不起啊娘,让您担心了。不过我跟你保证,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你的。”
白翠花哭了半晌才停了下来,一边给闺女擦泪,一边笑骂,“啥一辈子不离开娘,难不成你不嫁人了?”
苗笙笙摇摇头,“不嫁,一辈子守着娘。”她是真不介意当一辈子妈宝女的。啥事都有她娘给遮风挡雨的感觉,真的太让人沉醉其中了。
“那许向东怎么办?”白翠花脱口而出。
果然......
“娘,你刚才还怪女儿不该有事瞒着你呢。你不也瞒着我?”苗笙笙娇嗔。
白翠花讪笑,“你不是还小嘛?”
“不小了,16了。”苗笙笙盯着她娘,“咱家到底跟许向东啥关系,您就告诉我好不好。”
好吧好吧,真是拗不过你啊。吩咐苗晓冬去地头看看大家下工没,白翠花转身拉着闺女去了小隔间。
家里此刻就剩她俩,也不怕隔墙有耳。
“娘我啊,五年前就把你许配给了许向东,你跟她之间是有婚约的。等再过几年,娘便让你嫁给他。”
五年前,五年前原身才多大???
顾不得考虑这些,苗笙笙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娘,“可五年前我还傻着呢。”长相学历都很出挑的许向东怎么可能同意娶她。
白翠花不爱听闺女贬低自己,“傻怎么了,我闺女就算傻也比一般人好。”好看。
“娘......”苗笙笙才不信。
白翠花摆摆手,“你爹救了他,戏文里不是说了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许的。”
嗯?
爹咋那么能救人呢,救了大嫂的父亲,又救了许向东?
她咋不信呢。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