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7 章(1 / 1)

混世小农民 小农民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我当然那知道,说吧,啥事?”卜博倒也爽快。

  “让质监局特种设备部门查查一些个公共场所械安全,比如电梯、健身设施啥的。”

  “这也没啥难度。”卜博道,“就是例行一次检查嘛。”

  “那好,卜秘辛苦下,一定要通知到呐,而且要早,一上班就行动最好。”马小乐道,“这对大计划的实施推进只管重要。”

  “你只管放心。”卜博的保证的确让马小乐放心,从几次接触来看,卜博确实有这能耐。

  的确如此,作为方瑜的专职秘书,对各大局的人头熟悉情况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安排这种小突击检查,可真是易如反掌。卜博和卫生监督所所长说,过两天省卫生厅可来人,市里想抓点脸面,显示对卫生工作抓得很细致,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开展点检查,持续几天,比如饭店、宾馆的卫生情况等,或多或少,要行动一下。

  “上班就安排市场卫生监督科下去查!”所长回答干脆。

  卜博放下电话笑了几声,马上又打给质监局,还是那一套,说过两天省质监局可来人,市里想抓点脸面……

  “下午上班就安排特种设备安检科去超市查电梯!”局长的回答也很利索。

  这一阵,马小乐是忙来忙去,范枣妮也没闲着,作为这次计划的策划者,她自然不能置身局外。

  在和马小乐沟通之后,范枣妮通知部门跑卫生、质监口的记者,说没事多朝下面跑跑,抓点新闻线索。跑口的记者听主任这么说,都连连称是。

  “卫生监督所经常有检查,那些检查都是市民感兴趣和关注的,因为他们到饭店吃饭不会不关注饭菜的卫生质量,写这样的稿子容易发。”范枣妮对记者“循循善诱”,“有事没事跑过去,即使没碰到检查,也能和被采访单位联络感情,可以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个好基础嘛。”

  记者是最主动的,但因为辛苦所以也最懒惰。懒惰的时候,喜欢被动指点。现在范枣妮的指点,总是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助推作用。

  不用说,跑卫生和质监口的记者下午上班就去联络感情了。

  【657】 拾起来

  一切都是那么合拍。

  跑卫生口的记者过去,刚好碰到饭店、宾馆卫生检查,跑质监的刚好碰到超市电梯安全检查。

  检查,很多时候就是做样子,虚张声势,很快就结束,但要的结果都有了。这种稿件好写,小消息,不是深度报道要动脑子,跟着绕一圈,信手拈来就成。

  记者回来得很快,成稿也快。

  四点半,范枣妮手上已经好几篇的稿件了。按照程序,稿件须经部门主任先审,然后送给值班领导。范枣妮在等到那两篇检查稿后,圈圈点点完毕,一起送给了吉远华。

  吉远华中午被甄有为灌得不轻,昏头涨脑。

  “吉社长,今天的稿件。”范枣妮像往常一样把几篇稿子放到吉远华左前侧。

  吉远华揉揉太阳**,“行,先搁那儿,过二十分钟来拿。”

  范枣妮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有另外件事还得安排,请邢睿吃饭。邢睿这女人不算聪明,但而也不是笨得不透气,否则也不能凭身体借吉远华之力,先到报社党委办当主任,后又蹿到副总编的位子上。她知道自己业务能力不强,这是个软肋,在党办主任的位子上还无所谓,搞行政后勤,是人都能干,但当副总编不行,得靠点真本事,所以她对中层业务骨干还算是客气,或者说是尊重,希望能多学点东西。她跟范枣妮走得很近,都是女人,好避嫌,两人经常相互请吃。

  “邢总,那边刚开了家澳门豆捞店,去尝尝?”范枣妮在办公室小声打了个电话。

  “改天吧?晚上我还要值班呢。”邢睿回绝的口气并不是很坚定。

  “值班是八点钟以后的事情,不碍事的。”范枣妮道,“下班咱们就去,就两人,很快结束。”

  女人多馋嘴。

  邢睿嗯啊了几声,同意了。

  时间将近五点,范枣妮去吉远华办公室拿签审稿件。稿件拿回,范枣妮又给跑工商口的记者打了个电话,说今天好像各大局都有行动,质监、卫生都有稿件,可以跟工商局通讯员联系下,看有没有稿件可写。

  王山这边已经准备好了,按照和马小乐商定的计划,已经和局通讯报道员打过招呼了,说要抽检钢筋。所以记者打电话一问,通讯员立刻说有。

  对上了。

  因为联系的晚,前后折腾,稿件出来时已经六点钟,下班了。记者打电话给范枣妮,说稿件已好,塞进了她办公室。

  “嗯,好。”范枣妮正和邢睿在豆捞店品吃呢,每人还要了瓶啤酒,用范枣妮的话说,空吃没劲,多少得弄点当由头。邢睿也没拒绝,虽然没有酒量,但毕竟是啤酒嘛,少喝点还可以。

  “邢总,刚才有记者打电话来,说有个工商局检查的小稿子。”范枣妮捞了个虾丸,放在调味碟里夹开,“心不在焉”地说道,“现在这些部门单位,都喜欢做样子,搞个小检查都想上报纸。”

  “这样也好啊。”邢睿端起啤酒杯喝了一半,“报纸还是需要一些信息的。”

  “也对。”范枣妮给邢睿倒满,“今天可以做个组合了,质监、卫生也有检查稿件,下午都签过了。”

  “嗯,我也看到了。”邢睿点点头,“组合一下做个专题是挺合适。”

  “等会我和你一起去单位。”范枣妮道,“我把那篇稿件给你,吉总这会下班走了,到时你签一下就行,反正是小稿,多多益善,能增加版面的信息量。”范枣妮举起了酒杯。

  同饮。

  七点四十分左右,范枣妮和邢睿离开豆捞店。

  进了办公室,范枣妮拿到了稿子,原标题很一般“工商抽检建筑工地钢筋”。范枣妮看到这个标题,心里一凉,要是没查出什么东西来那可就白忙活了。可是一看内容,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太好了!”范枣妮不由得自语道,“发出去,就成功!”

  原来,稿件中写得和王山说的一样,抽查了七十多个批次,仅有一个合格,也就是说,抽检合格率还不到二!

  标题重拟,范枣妮结合下午质监和卫生的稿件,按照统一格式,副标为“我市工商部门严查建筑用钢筋”,主标为“合格率不足两个百分点”。

  稿件送给邢睿的时候,范枣妮手心有点汗。

  “邢总,我来了。”范枣妮敲开邢睿办公室的门,“今天这稿件可真是,很有意思。质监部门查特殊设备安全,合格率几乎是百分百,卫生监督部门查酒店宾馆的卫生,合格率是百分之七十,可没想到,工商部门查了几十个批次的钢筋,竟然合格率还不到二,也真是巧了,算那个工地倒霉。不过这样也好,刚好给我们做文章,像这样三篇组合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