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妻子吃醋”这样的原因,作为“诺亚”号的船员,他们具有远为超脱的境界。但到底是为什么呢?女儿能留下不走,当妈的自然高兴。但从理智上说,她还是希望女儿能顺利地“出嫁”,哪怕是嫁到天涯海角(这句成语现在可是一点儿也不夸张),哪怕终生无缘再见,因为——这就是人生啊。何况,尽管“诺亚”号的征途满布荆棘,但它的目标是逃出灾变区域,只有逃出去才有生路。
晚饭前,贺梓舟的电话打来了,鱼乐水接了电话。贺问:
“水姐,柳叶呢?”
“吃完午饭就上山了,去火葬台祭奠爸爸。这会儿应该已经回来了,可能是在你家吧。”
贺老在这儿当“贺国基办事处”第一任主任时,在马家附近建了一座简易的山居。假期里,洋洋常常来这儿度假,爷爷专门为他留了一个房间。而只要洋洋哥在这儿,小柳叶在那儿玩的时间就比在自己家还多。鱼乐水断定柳叶此刻在那儿,在洋洋哥留下的氛围中悄悄舔心中的伤口。电话那边贺梓舟叹息一声,简短地说:
“我明天回去。做最后一次努力吧。”
飞船三天后就起航,此刻作为“诺亚”号船长的副手一定是日理万机,能在这个时候抽时间专程回来一趟,足以说明洋洋对柳叶的看重。鱼乐水不由想起当初柳叶主动示爱时,贺梓舟曾吓得退避三舍,但那并非是他不喜欢柳叶,而是一时不能完成“哥哥”到“恋人”身份的转换。现在呢,倒是柳叶突然退避而贺梓舟来追赶了,真是三年风水轮流转啊。不过,由于这件事内在的悲剧性,鱼乐水笑不出来,她摇摇头,小心地问: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不能告诉我?”
“当然要告诉你,我还希望你和伯母能解开她的心结呢。她突然退出与世俗原因无关,而是因为——水姐,你是否还记得一件事:大约柳叶五六岁时,有次我和她看电视上的《动物世界》,有关一对非洲猎豹母女的电视片,看后她突然莫名其妙地号啕大哭。你还记得吗?”
“记得,印象非常深。”
“从本质上说,那就是她突然退出的原因。水姐,你理解我的意思吗?”
鱼乐水长叹一声,“不必多说了,我理解。我劝劝她吧。”
柳叶从火葬台回来后,直接去了贺家。自从老人离世、洋洋也长大成人忙于工作,贺家的这幢山居便一直空着,不过一向保持着整洁。柳叶出国前常常来这儿打扫,她走后,徐嫂也时常来收拾整理。其中一个房间是专属洋洋的,里面多是他少年时期留下的痕迹,墙上贴着太空科幻画、足球明星和篮球明星彩照,挂着风筝和一个野蜂巨巢等物件。墙上也有不少柳叶留下的涂鸦,有一幅上面画着太空船,驾驶位上是两个手拉手的小人,还用稚拙的笔迹注明“这是洋洋哥,这是我”。少年洋洋从心灵上说已经是太空人了,这也影响了小柳叶的爱好。
柳叶在自己的儿时涂鸦前盘腿坐下,往事如潮涌来。
她从小就是个生命力旺盛的孩子,情感丰富,感觉也格外敏锐。她爱和洋洋哥哥一起看科幻片,看《动物世界》栏目。有一个短片讲述了一对猎豹母子的故事。母豹为了儿女,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冒险捕到一只健壮的成年羚羊。但贪婪的鬣狗来了,它们总是依仗强有力的牙床抢食猎豹的猎物,母豹不敢同它们拼命,因为两个小儿女在家等着它呢,只有带着恨意沮丧地离开。疲惫的母豹回到家中,但儿子已经被过路的狮群杀死,母豹悲伤地嗅着那具小尸体,用鼻头推着,努力唤它醒来,最终只能悲苦地离开。
狮群可能还没走远,但母豹顾不得危险,焦急地呼唤着另一只小母豹——自己的女儿。终于,小家伙从深草丛中欢快地跑出来,母女俩狂喜地厮搂着在地上打滚。
那时,五六岁的柳叶真切体会到了豹母女的欢乐,高兴得拍手:
“洋洋哥哥,你看,豹妈妈找到女儿了!你看它们多高兴!”
那时她不知道,猎豹家庭中真正的悲剧还没开始呢。很快,小母豹长大了,但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却随之反目。女儿仍对母亲很亲近,但只要它一靠近,母豹就凶狠地龇着牙赶它离开。这个“一边冷一边热”的情况持续了不久,最终小母豹知道自己不得不离开了。它摇着尾巴黯然离去,孤独的身影消失在荒野的夜色中,那情景令人愀然心痛。
小母豹很幸运,闯过了生死关,也有了自己的领地。这一天,母女俩在各自的领地外偶遇,双方阴沉地互相怒视着、吼叫着。这时,已经不是豹妈妈单方面的敌意了,已经比母亲强壮的女儿显得更为凶恶,最后豹妈妈在女儿的威吓下不得不退却。
一块儿看节目的洋洋没有明显的感情激荡,但柳叶幼小的心灵却受到强烈的撞击,以至于号啕大哭。她一边大哭着,一边一遍遍地说:
“为啥是这样啊,为啥非得这样啊?”
她的问话中没有主语。也许她幼小的心灵已经凭直觉意识到,猎豹母女反目的真正原因并不在它们本身,而在比它们高的层面上,是在“上帝”或“进化之神”那儿,是冥冥中的天条让猎豹母女注定变爱为仇,在生命之途中永远分手。洋洋哥哥被这场莫名其妙的大哭弄懵了,完全不理解小柳叶为啥哭——实际柳叶本人也不知道。她只是模糊感觉到,豹母女的分手是很悲苦又注定不能改变的结局,母女之间的骨血之爱、天伦之乐和眷眷深情被冷酷的“生存天条”毒化了,永远不能复返。
那时,同样有着敏锐心灵的乐水最理解她大哭的原因,她把柳叶搂在怀里,耐心劝慰她。事后她曾对家人说:
“咱家小柳叶的心是露珠儿做的。”
那时候“褚氏”号即将上天,像洋洋那样的半大男孩都提前成了太空种族。假期里,即使身在山中,他也常常通过网络,参加或亲自组织对太空航行的讨论。柳叶比洋洋小八九岁,还不能完全进入那个未来世界,不过,激情洋溢的洋洋哥当然对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毕竟这种充满激情的远景,与孩子的心灵最容易产生共鸣。等柳叶八岁以后,她已经可以参加这些技术性讨论了,他们常常夜以继日地谈着同一个话题,对心目中的远景规划、技术方案,甚至太空部落的社会公约,做着一次又一次的设计和完善。可以说,此后的诺亚公约在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