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1 / 1)

真的付不起!

也不能和卓振风闹翻,不然律师费自己都给不起!

空有一身本领,却在90年代的香港寸步难行!

得尽快拿着店铺的转让合同和注册公司,去问问丹丹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批复贷款才行。

她是真的不想借钱,但是眼下是真的不能不借钱了。

总不能把自己好容易盘下的店铺又转让出去吧?

这么好的位置,转让走了,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店铺可不容易。

店铺地址选得好不好,基本决定了一间店铺的生死。

该和谁借钱好呢?

赵子彤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文茵和马丹丹。

于文茵是真没钱借给她,因为她正带着自己的妈妈在九龙区看房子。

一大早她们就来到了汇景花园的售楼部。

“哇,售楼部不是说九点开门吗?现在八点都还没到呢,就那么多人来排队?”

于文茵望着售楼部长龙一样的队伍目瞪口呆。

不是说香港最近的房价飙升了不少吗?

怎么越涨越多人买?

于文茵有疑惑,就听到排队的人在窃窃私语:

“你不知道吧?汇景花园是地铁沿线的最后一期大型私人屋苑,肯定热门啦,过了这条村就没有这个店啦!”

“是啊,听说昨天一开盘,就卖掉了九成啊,报纸和杂志都说了,说好多人没买到自己喜欢的户型,到此没打起来,唉……我好后悔昨天没有买啊。”

“肯定啦,这里离地铁蓝田站那么近,大把人抢啊。

“我听说昨天有个人买了一套,一转手就转了8万块钱。”

“不会吧……那么抢手?”

“是啊,等下售楼处一开门,我要第一个冲进去抢购!”

“听说香港要筹建新机场了,楼价肯定还会升!”

“是吗?你听谁说的,快详细说说……”

……

于文茵听着这几个人的话,嗤之以鼻。

有没有那么夸张!

这几个人估计是开发商请的托吧。

但是等九点钟售楼处一开门,于文茵就被啪啪啪打脸了!

那几个被她称作是“托儿”的人,正在冲进去售楼处疯狂地扫货。

买房子的人就跟去超市抢打折鸡蛋的大妈一样疯狂,连样板间都没看,就直接付款了。

有好几个还是给的全款!

等轮到于文茵他们的时候,房子已经只剩下几套了。

一套是4楼的,一套是顶楼的,还有一套是18楼的。

香港人不喜欢4,也不喜欢18。

因为他们信风水,总觉得18就是18层地狱。

所以很多香港的楼层是没有4楼和18楼的。

4楼就有5A来代替,而18楼则变成17A。

但是于文茵的妈妈周清秋是北京人。

她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她就觉得18楼挺好的。

看来看去,最后只有一套18楼的,40平方的,单价3.5万一平方,总价140万。

周清秋那套房子只拿到拆迁款120万,还差20万。

于文茵今年才大四,现在还在建筑事务所实习,工资少得可怜。

而自己妈妈这些年靠给报社写点文章供自己吃穿、读书,本来就很吃力,哪里还有存款?

“小姐,不好意思,你妈妈的年纪太大了,我们没办法给她办理购房贷款哦。”

售楼部驻点的银行经理表示无能为力。

“小姐,因为最近行情紧俏,40平方的小户型我们只接受一次性全款付清哦,是不接受贷款和分期付款的。”

售楼处小姐指着后面排着的长龙解释道。

这是饥饿营销?

还真不是。

在凤凰卫视7月1日播出的《腾飞中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1991年2月底,海湾战争结束,油价开始恢复正常。”

“受到国际环境好转等因素的影响,缓和了一年多的香港楼市蓄势待发,热度再次迅速升温。”

“短短一个月内,黄埔花园和太古城的楼价就从每平方米2.47万港元升值了3.55万港元。”

“在这样的地产热潮中,香港的炒楼之风是愈演愈烈。”

“事实上,香港炒楼风潮,从1985年起就重新兴盛,并出现了职业炒家和集团式的炒家等现象。”

“排队买楼的人群屡屡发生冲突,甚至曾经酿成了命案。”

从凤凰卫视《腾飞中国》的这段文字就可以看到,当时香港的炒房市场有多么疯狂。

“茵儿,怎么办?”

周清秋也没想到香港人那么喜欢买房,买个房子不仅要排队,还跟抢购大白菜一样夸张。

她们这次就带了120万的支票,原本想着可能还用不了那么多呢。

原来是自己太天真了……

“你们到底买不买的?不买这套就让给我吧!”排在于文茵后面的一位购房者催促道。

------------

108,借钱是一个大难题

“对啊,要买就买,不卖就闪一边去,别挡着我们买啊。”

“对啊,磨磨蹭蹭的!买不买的!”

“这位小姐,你不要我们就要了,不要耽误别人的时间,OK?”

“是啊,还背爱马仕呢,一百多万都拿不出来?”

……

一个排队的购房者的话提醒了于文茵。

“怎么办?茵儿,我们买不买?”周清秋是很想买,就是自己不够钱,有些发愁。

“买!”

于文茵把自己的爱马仕包“啪”地放在了售楼处小姐面前:

“我们先给120万,剩下的20万先拿这个包做抵押,等我凑够了钱再来赎包。”

售楼处小姐一看,哇,爱马仕鳄鱼皮铂金包,还是最难买的黑色!

不过这个女的连140万都拿不出来,不会是拿假的包包来糊弄她们吧?

售楼处的小姐不敢做主,只好喊经理过来。

经理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一看这个包,眼睛都亮了。

“不如这样,这二十万,我出,你把这个包卖给我,如何?”

经理做梦都想要一个黑色的铂金包。

但是去了几次爱马仕店,柜姐都说要排队。

于文茵摇了摇头:“这个是我男朋友送给我的第一个手袋,我舍不得,经理,这个包就先放你这里,我凑够了钱就来赎包。”

经理巴不得她凑不够钱,但是既然客户都这样说了,经理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

于文茵知道自己男朋友家里没钱,她就压根没打算跟他借。

那还能跟谁借呢?

于文茵和赵子彤想一块去了。

马丹丹!

马丹丹今年也刚去银行实习,不用想,肯定没钱,但是丹丹的爸妈是开茶餐厅的,借个十万、二十万应该不是问题!

等赵子彤赶到天记茶餐厅的时候,发现于文茵正在写欠条给丹丹的爸爸妈妈。

“文茵,不是我们不肯借钱给你,只是最近家里刚翻新了一下,账面上没那么多钱,只能借给你十万,希望你不要怪我们。”

马丹丹的妈妈刘慧琪有些不好意思,于文茵难得跟自己张口,自己却帮不了她。

“慧琪阿姨,你千万别这样说,能借我十万块钱,我已经很感激了。”

于文茵一边写欠条,一边笑着说。

自己没有亲戚在香港,唯一把自己当亲戚的就是马丹丹一家人。

跟别人借钱,人家肯借是情分,不肯借是本分。

现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