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1 / 1)

意帮你是人情,不愿意帮你是本分!”

于文茵的正义言辞说得赵子彤心里舒坦。

“行了,既然答应了,我就一定会做到的。”

赵子彤喝下一大碗凉茶,对着两人摆摆手:

“不过我有个要求,要是李师兄可以答应呢,就一切好商量。”

“要是不答应,那就算是我想帮,也无能为力了。”

自己没本事,就对着女人发脾气的男人,赵子彤很看不上。

不过谁让自己好朋友于文茵喜欢呢?

赵子彤虽然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家分手吧。

前一天好朋友和她男朋友吵架,对你痛斥男友有多渣,你帮腔说分手。

第二天早上两人手牵手一起吃早餐的时候,打得你的脸啪啪啪得疼。

那一刻你才知道:原来小丑是自己。

“这次你又想玩什么花招?”

李宁浩用警惕的眼神看着赵子彤。

他现在有些后悔,当初就不该轻信这个小太妹的话。

她可以上下嘴唇一碰,就答应霍二少了。

到时完成不了,背锅的还是自己。

李宁浩大概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忘了当时自己在警察局有多么狼狈了。

于文茵心里也没底……

虽然子彤是自己好朋友,但是夫妻才是真正是利益共同体。

她脑子也乱糟糟的:

一会想让自己男朋友好好说话。

一会又想让子彤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好好解决这件事。

一会又觉得:自己和李宁浩明明就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

两人又是在中环写字楼上班的建筑师。

搞到现在,竟然要苦苦哀求一个中学毕业的朋友……

其实她内心挺纠结和矛盾的。

要说一点不在意,那是骗人的。

读书人的自尊心让她此刻说不出一个字。

“呵呵……”

赵子彤冷笑两声: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再这里耍花招了,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说完抬腿,转身就要走。

李宁浩又不是自己男朋友,要咋咋滴……

再说了,还得亏他不是自己男朋友。

要是自己男朋友敢这样对自己说话,早就揍上了。

虽然赵子彤是无利不起早,但是她可不想帮人办事还跟求人办事一样。

再说,她赚钱的法子多的是,也不是非要从李宁浩这里下手。

于文茵当然不会让她走,赶紧拦住她:

“子彤,消消气,宁浩今天也是被高婆婆的扫帚给打懵了,他说说的都是气话,我们不和他计较。”

就这样让赵子彤走了,自己和李宁浩就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自己和宁浩有本事考上香港大学建筑系,也有本事去中环的建筑事务所上班。

但是能会读书,不代表什么事情都会做呀,难道还让她和李宁浩去和那些放高利贷的谈判?

就上次赵子彤杀去口水威财务公司那种事,是给她十个胆子,她也干不出来的。

还有那个高婆婆,看着就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凶起来那么可怕的,竟然直接拿起扫帚就打人。

古语都有说啦: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个时候,虽然自己有自尊心,但是还是要放低点姿态才行 。

于文茵虽然也郁闷,但是始终比李宁浩更明白当前的形势,也比李宁浩更加了解赵子彤的脾性。

赵子彤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着不会管他们,

但其实只要她姿态放低点,她还是会心软的。

她连忙对着李宁浩使眼色。

李宁浩也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和赵子彤闹翻没什么好处,他只好不情不愿地说道:

“对不起咯,你说你的要求,要是我能做得到,我肯定答应。”

“如果太过分,做不到,你们也别埋怨我。”

李宁浩这句话是对赵子彤说的,也是对自己女朋友于文茵说的。

------------

07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赵子彤在心里暗暗扁嘴:

这个李宁浩,这话说的,好像这件事办不好就是自己的责任似的,办事不利索,甩锅倒是挺厉害。

赵子彤看着于文茵的难做人的样子,心里也觉得没必要搞得那么难看,如果以后他们真的要结婚,少不了要打交道的。

大长腿一抬,顺势坐下来,问李宁浩:

“高婆婆的房子大概有500尺,你们给的收购价是多少?”

在计算房屋面积时,香港采用的英制的平方尺,内地采用的是公制的平方米:

1000平方英尺=92.90304平方米

所以香港所说的千尺豪宅就是92平方米的房屋。

香港的地面建设空间已经到了极限,那里多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产业“寸土寸金”的高标区域。

普通的四五口人家,在十几平米的“鸽子笼”层层叠叠搭建上下铺。

有的甚至五六口人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小棚屋,吃喝拉撒睡极不方便。

在2021年,香港的千尺豪宅价格不低于一千万。

大多数娱乐圈的明星也仅仅是住着一百平左右的千尺豪宅。

所以要论住房的幸福指数,还是内地舒服一些。

高婆婆家里的面积折算成内地的计算方式就是46平方 。

在内地就是一房一厅的标准。

就这样的四十多平的房子,之前满满当当住着高婆婆两夫妻、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

也难怪高婆婆的儿媳妇要闹着搬出去住,一家五口人就挤在这样狭小的房子里。

说过得不憋屈,都没有人会信……

“最近房价一直在涨,我们按照最新的片区房价标准,给高婆婆这个单元的收购总价是115万,”

李宁浩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资料,指着上面的收楼合同给她看。

1991年2月底,海湾战争结束,油价开始恢复正常。

受到国际环境好转等因素的影响,缓和了一年多的香港楼市蓄势待发,热度再次迅速升温。

短短一个月内,黄埔花园和太古城的楼价就从每平方米2.47万港元升值了3.55万港元。

在这样的地产热潮中,香港的炒楼之风是愈演愈烈。

事实上,香港炒楼风潮,从1985年起就重新兴盛,并出现了职业炒家和集团式的炒家等现象。

排队买楼的人群屡屡发生冲突,甚至曾经酿成了命案。

铜锣湾这边是旧楼,所以比东区那边的大古城要低一些。

折算下来,高婆婆的这套房子是2.5万一平方。

香港的收楼不同于内地。

是没有什么1:1.2这样拆迁补偿条款的。

都是开发商直接用钱收购,给了业主钱就算完事。

自己去外面买房也好,投资也罢,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115万,听起来是很多 ,但是其实也就只能买太古城30多平方的房子。

不过,哪里有人全款买房的。

115万做首付,也可以在香港买千尺豪宅了……

不得不承认:90年代的香港房地产就跟内地21世纪的模式差不多。

虽然赵子彤是重生,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