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代表没出息,没希望的风珏染,竟然是宗文帝最属意的人,这个消息要是被传出去,那几位必然联手对付他,墨雪瞳眸底不由的多了一份紧张。
“父皇的身体不太好,他给我的时间不多。”风珏染的声音仿佛窗外吹过的和风,淡淡的不着痕迹,却又透着宁静安和,让她不知所措的心有了些喘息的事情。
但随既被更一波的惊憾震动!
皇上的身体不好?怎么会,那天看起来红光满面,一付正当壮年的样子。
呼吸急促了起来,若真的宗文帝身体不好,而还没真正定下太子,秦国必是大乱,太后,皇后,苏皇妃,各有支持者,几大兵权又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兵力差不多,再就是看其他实力,无疑风珏染是不占优势的。
皇上身体不好的事要是揭发出来,整个局面会更乱,更险,他怎么就这么跟自己说出来,坦白,大胆的仿佛只是在说一个寻常事,而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他怎么可以这么轻描淡写的样子。
墨雪瞳不知道如何回应他,或者,这时候任何一种回应都是多余的,只静静的靠着他,感应着他心跳的有力,听着他这么有力的心跳,慌乱的心竟稍稍安宁了下来,默默的告诉自己,不用紧张,有他在,两个人一起携手走过,会没事的。
许是感应到她的沉默,风珏染低下头,长吁了口气,轻吻在她额头,眼帘上,问道:“瞳儿可愿意和我一起闯过去,这路我一个人终究有些孤单了些!唯有和我最心爱的女人一起走下去,才会心安。”
说完他又把她搂上了些,让她粉嫩的小脸压着他的脸,唇角微微的弯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墨雪瞳侧头脸,贴着他的脸,斜睨过去只能看到他微弯的长长的睫毛,只那么一眼,却让她不由自主的反手抱住他宽厚的肩膀,坚定的道:“我会陪你走下去,哪怕一起灭亡。”
不管如何的顶风冒雨,不管是血雨腥风,她都会陪他走下去,只因为她心中有他,更因为,他可以毫不犹豫的把那么大的事说与她一个内宅的妇人听。
她相信他可以做的很好,不管如何,他想成后君皇,她只能跟着他走下去,皇上既然属于他,必也会给他留有后招。
一瞬间,她忽然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舅舅和兵部尚书府的结亲,是为他谋军方的支持,参于政事,则是让他慢慢的摆脱以往那个风流的名声,正真的成为皇家的皇子,此一时,彼一时,那个风流的名声当时可以帮他从夺嫡中独立出来。
这时候却再没有半点作用!
那么接下来,他会更忙……
风吹进来,带来些花的清香,床上的两个人一直静默的躺着,双手交拥,交颈而眠,如同一对鸳鸯……
慈宁宫里,太后的病己好的差不多了,陪着她的是显郡王妃和玉妃,明阳侯夫人。
玉妃才从冷宫放出来,在那种地方,吃的用的肯定不能跟外面能比的,故而看起来脸上多了几分憔悴之色,肚子还没显怀,驾势却己十足,几个宫女前呼后拥的,生怕她一个不舒服,身前身后不敢离人。
“你这肚子可得好好养着,身体这么差,怎么为皇上涎下子嗣。”太后关心的道,手里的佛珠转动的和缓,一副慈和的样子,微笑着看着玉妃的肚子,又让人拿了个垫子过来。
“谢太后娘娘,臣妾在冷宫的时候稍稍有些伤了身子,这阵子好多了。”玉妃微羞的笑道,脸上越发的娇媚动人。
“娘娘这精神头实在不错,太后娘娘就放心吧,过不了多久,您就又可以抱小孙子了。”明阳侯夫人过来凑趣道,巴巴的看了看玉妃没显怀的肚子,笑道。
“可不是,太后娘娘您就放心,玉妃娘娘这样子看起来必是个男孩,我们朝里可好久没添皇子了,这可是大喜事。”显郡王妃心直口快的恭喜道。
这话说的太后脸色一黯,颇有几分郁结的叹口气道:“哀家怎么能放心,自打娴妃生下轩王后,这十几年,后宫中就再没生过皇子,哀家还以为皇上膝下子嗣单薄,就这么三个了,想不到在这个时候竟然玉妃又怀上了,托天之福啊!”
看太后微皱头眉头,显郡王妃劝解道:“您啊,就别操这么多心了,太后娘娘自己也说了,皇上己经有三个子嗣了,多一个少一个也没什么大碍,不算少了。”
真论起来,宗文帝有三个成年的儿子了,就算玉妃肚子里生出来的是个皇子,又能如何,总不至于放着三个成年的皇子不继承皇位,到把个最小的当个太子,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有的人不这样想。
坐在一边的玉妃眼底闪过一抹幽暗,随既掩在温柔的笑容里。
“就算这个不操心,还有那个,真儿是回来了,可这么大了,竟连个王妃也没,着实令人担心,他比轩王,燕王还大呢,这王妃哎,没人帮着挑,还得哀家给作主。”太后叹道。
这话还真不好接,太后这是怪皇上没给宁王选妃呢,还是只是这么一说,显郡王妃虽然直爽,却也知道这话答不得,只得微笑应对,假装没听懂太后话里的意思。
“宁王年少当时,又长的好,太后娘娘可要挑个温娴有礼的才是,这家世什么的到不必太在意,有太后娘娘在,谁还能欺了过去不成。”玉妃接过话题笑道。
“话虽这样说,可哀家病着,一时还真挑不出人手来,你们帮着推荐推荐几个,也好让哀家挑挑。”太后放下佛珠,拿起茶喝了一口,温和的笑道,仿佛只是一个寻常的担心孙儿婚事的老太太。
“太后,您也别挑了,臣妾给您推荐一个,您保管说好。”明阳侯夫人拿帕子一捂嘴,笑道,拿眼睛斜了斜显郡王妃,一脸的调笑,显郡王妃的眸色沉暗了几分。
“你倒说说看。”太后来了兴趣。
“显郡王妃有一娘家侄女,不但长的漂亮,而且还是娴静悠雅,甚是大度,年方十五,正是花一般的年妃,若是能娶来嫁给宁王,臣妾看起来,太后娘娘您的心事就可以了了。”明阳侯夫人道。
坐在边上的显郡王妃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随既抢在太后前面笑着拒绝道。
“太后娘娘,我那侄女虽然一直跟在我身边,只是家世各方面都不是太好,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官吏,恐怕会让宁王殿下蒙羞,实在是配不上高高在上的宁王。”显郡王妃不安的推辞道,她自己没有女儿,那个侄女就养在她身前,平时就当个女儿在疼,自己儿子有什么,必然也给她留一份,这阵子进京也的确是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