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这一次会战是交战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的激战,时间持续长达一个多月,德国在英法联军的顽强反击下,被迫停止了全线的进攻,而这时候俄国人也从德国的背后杀了过来,德国被迫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
陆地尚未平静,海面上也没有平静过,战争一开始,英国人就决心在海上全面封锁德国,希望能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如果完全按照历史的轨迹来看,英国人应该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是多了崛起后中国这一意外的因素,非但英国人没有完全封锁海面,而且英国舰队对于来往于北欧和中国之间的中国船只,英国人并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拦截。
置身于战争之外的中国和美国,都频频向交战国家输送大量的战略物资,一直于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美国表面上虽然没有站到协约国这一方,但背地里却和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大量的物资从美国起运,源源不断的运往欧洲。
英国人没有能完全封锁住德国,德国人却想截断协约国来自美洲的物资通道,双方在大西洋展开了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唱主角的是德国的潜艇部队。
由于在中国海上吃过亏,英国皇家海军这些年不断的加大了自身的反潜投入,经过以海军正宗自居的英国人,并不屑于去大量生产和制造潜艇这一武器,在皇家海军看来,只有双方堂堂正正的在海面上拉开架势,用大炮来互相对话,这才叫真正的海战。
德国人可不吃英国人这一套,虽然这些年德国在海军上的投入也很大,但总体实力上还远远落后于英国,明刀明枪的和英国有战舰对拼,这样的买卖德国人暂时还不愿意去做。于是德国人的潜艇就开始充当起海战的主角了。
1895年6月23日,一只悬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在大西洋上行驶时,遭遇到德国潜艇的袭击,由于护航战舰的严重不足,20艘商船被击沉,护航的战列舰苏格兰号也被两枚鱼雷击中,被迫撤退,取得辉煌战果的德国潜艇部队,第一次向英国敲响了警钟。
第四部 第六章 变数
1985年下半年是个充满变数的阶段,战场上发生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变化。法国和英国由于受到德军强大的军事压迫,一再督促俄国人出战。俄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集中了两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在东普鲁士发起进攻,战役的直接目的是歼灭德军第八集团军。
7月10日,俄军以三个步兵军为主力,朝东普鲁士方向发起进攻,解开了战斗的序幕。多年以来,由于德国军队在欧洲未尝败绩的缘故,德国陆军总参谋部一直都低估协约国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低估了俄国。为达到快速击败法国,迫使法国投降这一战略计划,德国在东部战线只布置了一个不完整的集团军。
实际上俄国自从在和中国军队的作战中连连失败后,无论是军界还是政界都开始痛定思痛,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实力,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对外疯狂输出原材料以换取资金来投入国内的经济发展。俄国的这一系列振兴国家经济的方针这些年也初见成效,尤其这些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俄国的原材料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俄国人源源不断的把原木和煤矿运往中国,换回了他们需要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又成为俄国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本钱。
在中国遭受的连续失败。使俄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军队装备落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英法俄三国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中国军队的装备,大量投入资金来提高军队的装备,使得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极大地提高。
正是由于德国人对俄国军队的估计不足,东普鲁士战场一开始就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俄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在施塔卢帕嫩发起的猛攻很快就受到了奇效,德国第一军没有能阻挡住俄国人的进攻。双方激战两天后。7月12日,德国第一军被击溃,开始大幅度的后撤。德国第一军的快速溃败,立刻影响到整个战线的变化。7月15日,德国第八集团军在贡宾嫩--戈乌达普一线发起的反击,虽然击退了右翼的俄国第二集团军,但中路德国第十七师的进攻被俄军粉碎,整条战线上德国军队有两点被俄军所突破。德军被迫开始全面撤退。
得胜的俄国军队乘胜追击,一举围歼德国的第十五、六两个师的大部,要不是俄国军队一向对德军深怀恐惧,不敢相信自己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整个德国第八集团军都有被全歼的危险。尤其是俄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员连年扑坎夫害怕德军的撤离是陷阱,又满足于对德军第十六师两个团的围歼这一战果。部队行动缓慢,错过了与第二集团军合围德军全部的时机。
摆脱了追击的德军主力迅速得到了补充,德军利用发达的铁路网快速的调动军队。这时候战场上出现了德军反击的战机,俄国第二集团军越过边界后,由于第一集团军没有及时跟进,第二集团军的左翼完全暴露在德军军队面前。边打边撤的德军,一面继续诱敌深入,引诱俄第二集团军继续进攻,一面以四个步兵师的兵力对俄国第一集团军进行阻击,同时从西线战场紧急运送到达地两个军也开始展开,并朝俄国第二集团军的两翼迂回。
7月25日,一直在后退的德军撤退至乌滋达乌和坦嫩贝各一线就开始停止后撤,并积极构建防御工事。摆出一付死守地态势。一直没有感到太大阻力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并没有发觉战场上发生的变化,这时候俄国第一集团军却被德军死死的挡在了北线战场,虽然俄军发起了无数次疯狂的进攻,但德军仍牢牢的钉在俄军前进的道路上。
7月27日,德军第18、9军终于出现在俄军第二集团军的两翼,未见俄国第二集团军的时机以及成熟,至此,德军投入全面反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