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柯和袁紫烟都不约而同的告辞了。风雨催动坐骑,向他的城池,他的军队,他的百姓驰去!
作者语:
风雨的逃往历程就到此为止了,本想写一个完整而短暂的豔遇,但是实在不想这麽写下去了,因为这本征战天下的主旨是“征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权谋、政治方面的角逐,实在没有兴趣写那些英俊神武的男主角和美丽多情的女主角历尽艰难万苦,从此王子和公主……
在征战中的爱情应该为权力、政治和阴谋服务,所以後面的文章我将逐步改变风格,一方面是应大家的要求,多写一些爱情,但另一方面这种爱情将随著政治斗争而展开,目前初步设想的几个情感纠纷(注意不完全是爱情)如下:
首先是李中慧、欧静同风雨之间的爱情,这里面将牵扯到风雨军的法家权术派同王道清流派的权力斗争和政见分歧,同时也是无忧谷和李氏家族在利用风雨军实现各自治国理念中的冲突。
其次,在风雨巩固西北後,将开始渗透到武林,则风雨和袁紫烟的纠纷就成了代表著传统的天池剑宗和决心统和全民族力量进行扩张的风雨之间冲突的缩影。──老子看那些名门正派就是不顺眼,尤其是大唐中的那个什麽仙子,有同样觉得不解气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大大的出一口闷气,风雨一定会不择手段的打倒他们!
卓静雯是否要牵扯进来还没想好,不过日後云明月在李中慧和风雨之间的出现则牵扯出风雨军同风云世家、风雨和风雪、风云世家同新风云世家的矛盾冲突,乃至风雨政治、军事继承人的争夺。
至於如今写了的雪雅,由於雨过天晴很懒,不想多改了,准备让她在风雨西征时出现,再做一个了结,在这里想征求的意见是:
她出现的身份应该是:A、无忧无虑的公主;B、抗击风雨的民族英雄的妻子(女儿/妹妹);C、宗教的圣女;D、亡国之君的皇後;E、复仇的女神;F、其他
希望喜欢征战的朋友能够提供意见,雨过天晴也努力不把风雨和雪雅的结局写成什麽魔王抢走了公主、公主感化了魔王、公主为了人民而甘愿牺牲等等的老套。以上有些已经开始写了,有些正在设想中,希望大家看看这样的设想是否可以?
第二十一章江山美人
“风将军回来了!”
“风侯回来了!”
知道风雨回来的消息後,人们奔走相传,秋里等风雨军的将领们接到消息之後,迅速出城相迎。
看到将士们如此热烈的欢迎自己,风雨暗暗送了一口气。在圣京的时候,李中慧提醒自己风雨军的隐忧时,指出秋里、白起各自拥兵据地,陈良与高战一系关系密切,不能不防。虽然风雨当时并不以为意,但是越临近凉城的时候,他的心越忐忑,在掌握大权之後,风雨越来越意识到,面对权力和利益,还能够保持自我的话,实在太难了!
但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风雨在千军万马的簇拥下,来到了凉城。
百姓夹道欢迎,争相一睹这位传奇将军的风采!
三军欢呼雀跃,庆贺自己的统帅重新归队!
秋里和风雨双手紧握,兄弟之间的生死与共、祸福同当的真情一览无遗,曾经的猜疑和不信任烟消云散。
朱大寿、陈良、魏廖都环绕在风雨身边,争相拥抱自己的战友。
费全躲在人群的後面暗暗叹了一声,明白秋里浪费了一次好机会。秋里太重义了,所以他做不到真正的心狠手辣;秋里太自负了,以至於他不屑於乘人之危。可惜这一切都注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也许,风雨的确是比秋里更适合做神,只可惜自己却把注都押在了秋里身上。
李中慧默默地在府中等候风雨,她先一步离开圣京,并在沿途吸引圣京方面的主意,为风雨引开了不少敌人。风雨果然没有让她失望,摆脱了追兵,还正确的选择了前往凉城,两人的意见再一次不谋而合!
她没有出迎风雨,此时的风雨属於他的战友,他的军队,他的百姓。她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等待他的归来。
……
“广陵帝遇刺,楚雨墨大人护驾捐躯!”
这个消息让回到凉城的风雨有点目瞪口呆。由於萧剑秋的刻意封锁消息,再加上这两天风雨一心赶路,所以直到魏廖在风雨召集众将开会时上前禀报,风雨方才知晓。
广陵帝当然不是自己刺杀的,但是这个黑锅却大有可能让自己背了。
天下的形势总是在人们的掌控之外发展,萧剑秋拥有著铲除风雨军不容置疑的借口,而且如果乘机让那个倒霉的皇帝驾崩,更有利於他辅政王。风雨感到自己如今的处境甚至比留在圣京还危险。
原本辞官挂印,给双方留下後退台阶的方法,如今在讨伐轼君者的口号下,已经不再像当初预计的那麽有效了,历史的轨道正处於一个微妙的岔口。
唯一的希望是说服萧剑秋和自己同盟,毕竟当前圣龙面临的隐患实在太多了,如果用利益和实力使萧剑秋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俱损的话,事情还有可能转机。
“我去圣京!”
李中慧的言语中透露出坚定。
风雨一扬眉,想要出言阻止,但是话到嘴边却咽了下去。
广陵帝的遇刺绝对是始料未及的事情,所带来的影响极其重大,以至於风雨原先部署的安排全部被打乱了。
如今,萧剑秋完全可以不顾一切的进攻风雨军──如果他愿意的话,背负了行刺圣驾之名的风雨军将处於四面楚歌之中。不过萧剑秋并没有马上公布广陵帝遇刺的消息,说明双方还有和解的余地。要想摆脱这一困局,就只有向萧剑秋做出让步和保证,促使萧剑秋打消这个念头,使他相信风雨军在短期内不会产生重大威胁,把风雨军作为一个盟友而非敌人。
而达到这一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派遣人质。
人质!
真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在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中,为了打开僵局、缔结盟约、获得喘息之机,无数帝王将相都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方式,用自己身边的至亲家人来表达己方的诚心,换取对方的信任,人质的本身就意味著牺牲,是权力斗争中摆弄的棋子,当时局变化之际,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弃子。
“悔教生在帝王家!”的名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弱国为了躲避眼前的危险、强国为了获得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