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长长的假期,只有这些挤出来的时间,不为别的,只为梦想……
还请大家见谅,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文章能精细一些……
还请大家在业余能瞄两眼,写个评论什么的,我就很满足了~谢谢大家!!
龙不相
写于158000字
2012.4.18
------------
关于下面这一章节
在外传部分是一些诡异的小故事,有些是笔者写的,有些是笔者的友人,也有别处摘录的一些故事,以及相关资料,不过笔者声明,和本小说大部分都无关系,还希望读者谨慎观看,小说的更新可能比较慢,还请大家包涵,这是笔者最后的一次挑战,所以会全心全意的去写。
不到两百万绝对不回头,郑重声明!
------------
上架通告
小龙目前一日一更中,虽然已经毕业很久了,但是网络文学一直是小龙钟爱的对象,所以我不会放弃,只是一日一更有些坑爹,哈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等到写文收入能养活小龙的时候,那我就辞掉工作,专心写文,一日五更算什么,要是*,来个十更!
目前上架了,要是有什么外传,或者人物配角故事,小龙都不会放VIP的。
希望大家多多体谅,毕竟人岁数差不多了,必须负担起一家人的责任,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一日一更是没问题的!
最后望大家看的开心,别忘了写下评论,激励下小龙哦!
嘿嘿,祝大伙儿事业顺利,学业有成!
龙不相 2012.7.3
群:154606034
------------
外传部分
------------
蚰蜒精的传说
写于117章
……
有个貌若天仙的妙龄姑娘叫兰子,尚未定亲出聘。那时候的姑娘不像现在的女孩这么快乐自由,绝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知道遵从父母之命、依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扫帚夹着走。
月黑风高之夜,一个目如郎星、面似满月的美男子不知怎么就进了门窗紧闭的闺楼。男子含情脉脉地看着兰子,兰子又惊又喜。没有多少铺垫,两个人就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了。从此之后,美男子几乎每晚都来。兰子问美男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美男说:“小生姓游名延晶,家住墙角阴湿村,父母已故去,可怜孤独身。”
几个月后,兰子显怀了。其母大吃一惊,经母亲耐心开导,兰子红着脸颇诉说了原委。
她还坚决地说:“妈你别管这事儿,女儿我今生只嫁游郎!”兰子的母亲怕女儿想不开,也没敢深说,但她决意要弄个清楚。
一天晚上,兰子的母亲躲藏在隐避处偷窥闺楼及左右。约半夜时分,她赫然看见一条足有五尺多长、椽子粗细的蚰蜒慢慢地顺墙爬到闺楼窗口,忽闪一下不见了。她就蹑手蹑脚地转到了闺楼门口,扒门缝朝屋里瞅,屋里有一位貌似潘安的俊美男子。
兰子的母亲食不甘味、忧心如焚。她慕名向一位法名叫智能的老僧人讨教。智能听罢,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罪过呀罪过呀,你女儿被蚰蜒精缠上了。而且她已经怀上了蚰蜒种,如此下去恐性命难保。”兰子的母亲急得大哭,求智能发发慈悲救女儿一命。慈善的智能便指点一二。
按智能之言,兰子的母亲烙了九张白面油饼撂在一起,让女儿兰子坐在热乎乎的油饼上。少顷,小蚰蜒们闻着油香,纷纷从女儿下身爬出来,贪婪地在油饼上驻足吸食。兰子的肚子很快就小了。
姑娘肚里的问题是解决了,接下来该对付蚰蜒精了。智能抱来一只没有丝毫杂色的白公鸡。每到晚上,智能就亲自把白公鸡放进闺楼与兰子为伴;智能则守在闺楼外打坐。那蚰蜒精便不敢进楼亲近兰子,因为鸡是蚰蜒的克星。
------------
古代十邪
取自中国古代十大妖兽(小说有小幅度的改动)
……
龙女
LONGNV
贵主还宫,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谁会此意
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逐去灵鹫山礼拜佛陀,以龙身成就佛道
——————
辟邪
PIXIE
云路万里,百邪不侵;西域来此,建旗羽林
辟邪南方人称貔貅又名天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
狐仙
HUXIAN
月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
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但同样是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
——————
夜叉
YECHA
老鱼跳浪,瘦蛟婆娑;巡行不已,尽职尽责
夜叉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在其中是指类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为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大梵天的脚掌,双方通常相互敌对。佛教所说,“夜叉”为北天王毗沙门的眷属,为天龙八部众之一。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注》:“[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
——————
马面
MAMIAN
来历不明,土长土生;傍着牛哥,冥界逞雄
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 ,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