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才行,说不定需要借重我川军的威名啊!”三个人看到刘秉先急成这样,再听他这么一说,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无奈事情重大,只能由萧益民决定。
萧益民脑子里飞快转动,脸上却平静如常:“二哥,让你带上一个连、甚至一个团的弟兄赶往上海都没问题,沿途的北洋军会给小弟这个薄面,但你考虑过没有,其他国民党人会不会因此有别的想法?”“啊?这我确实欠考虑了,那就带上我的警卫连吧,换上便服去,明早就走,明早八点有班英国船开上海,刚才我打电话联系好了。”刘秉先已经决定下来。
萧益民幽幽一叹:“二哥,不能急,急则乱!这样吧,你先不要带那么多人,就带上你的几个贴身shì卫即可,再从我的卫队里调五十人给你,拿上些钱明早就走。
“我给南京的冯国璋将军去个电报,估计你到了上海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然后我再让麻刚赶过去,带上重礼前往吊唁,怎么说你是我二哥,介石兄也是小弟一见如故的难得知己,无论从哪方面讲,小弟都应该有所表示才是!
“如果那些迂腐不化的〖革〗命党人乱说话,二哥干脆替小弟奉上个huā圈,也许管点用。至于以后,如果二哥真打算跟孙中山一起干,到时小弟再想办法给二哥张罗一下,凑一支部队出来!”
“三弟……”
刘秉先抓住萧益民的手,突然感觉自己的心很疼,就像千枝钢〖针〗刺入一样。
边上的包季卿和王陵基相视一眼便双双告辞,留这两兄弟单独相处,刘秉先这一走,恐怕真的不回来了。!。
第一三〇章步步蚕食
更新时间:2012-7-2911:38:10本章字数:5572
一周后,上海传来的消息,印证了刘秉光的担心。
当包季卿和王陵基看到关于陈其美“尸体遗弃妓院长达三日无人收敛”的电文时,相对摇头,唏嘘不已。
即便不用交流,他们的想法也都差不多:〖革〗命革到这个份儿上,太让人寒心了。
归结起来,还是得从国民党身上寻找根源,一个党派领袖落得如此下场,那些同道中人都去干什么了?难道不担心外界从中看到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分裂?那些夸夸其谈的党派领袖,此时到底在哪儿?
普通民众都知道人死为大,拼命也要让死者入土为安,为何偌大一个国民党,连普通人都不如?
萧益民的传统观念没有这么深,因此也不会理解包季卿和王陵基的心情,更不会huā时间考虑陈其美的身后事。
从陆续发回的情报中得知,刘秉先已到上海,与孤孤单单为陈其美收尸的蒋介石一起,联手搭建灵堂。
坐镇上海的北洋军政官员接到冯国璋的通知,很给面子地把监径的警探尽数撤走,一大批躲在暗处观望的〖革〗命党人,终于可以大着胆子前往祭奠。
看到这些消息就足够了。
萧益民没有功夫再去关注后事,抽出时间与等候两天的美国慎昌洋行总裁谢尔凯举行谈判,经过三天的讨价还价,签订了十架美国教练飞机和三十辆道奇凹旧年款十轮载重货车的大合同。
在这之后,萧益民留下副司令王陵基和政训处长万连峰,负责协助谢明扬整顿重庆警备部队,带上参谋长包季卿赶回成都,与张澜、匡估民等人召开秘密会议。
萧家大院大书房里,萧益民读完段祺瑞和赵尔从北京发来的几份密电,转向众人,征求意见:“现在看来,病重如山的袁大总统恐怕没有几天好活了,我们得到消息的同时,别人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孙中山在月初秘密离开〖日〗本回到上海,所以才有五月八日《三〖民〗主义》的正式发布,最近国民党一干要员纷纷云集上海日租界,名义上是吊唁〖革〗命先驱陈其美,实际上呢?看来国民党已经在为袁大总统之后的事情做谋划了。诸位都说说看,我们四川该怎么办?”
众人面带忧sè,沉默不语。
萧益民也不着急,端起茶杯慢慢品尝。
包季卿手夹香烟,吞云吐雾,看似悠闲自在,无所事事,但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曾寿五率先发言:“依我看,还是继续观望比较好,不管外面如何云起云涌,我自巍然不动,当务之急,还是继续建设四川,发展四川,只要我四川政通人和,军民一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同意曾五哥的意见,关键还是看实力,如今我四川兵强马壮,万众一心,政府的行政重点已经转向经济建设,兼之老天保估,两年来风调雨顺,民生发展很快,可称得上仓禀足军备强。
“说句自大的话,放眼全国,我四川在方方面面都走在前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整风,如今的各级政府堪称吏治清明,也获得了四川百姓的拥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谁接任大总统,都不会做出对我们四川
不利的决定,反而要竭力安抚我们才对。”匡估民也说出自己的意见。
张澜看看没人再说什么,轻咳一声,lù出笑容:“刚才二位说的都很好,本人也是这个看法,不过有一点最为关键,切不可大意,我们应该考虑两种可能:“第一、北洋派继续掌权,这对我们鼻有利:二、国民党异军突起掌握政权,这对我们最不利,按照国民党的发展纲要和十余年习惯作风来看,他们绝不会像北洋派那样,允许我们四川高度自治,至少他们会在财政税收上做文章。
“其次,无论哪一派掌权,我们都需要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继续独善其身,很可能会陷入四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要保证我们四川的高度自治,以获得个宽松的局面,继续我们未竟的事业,就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方是上策。”
此言一出,立即赢得众人的交口称赞。
萧益民与包季卿对视一眼,含笑点头,均觉得张澜的意见老成中肯,与张澜相比,曾寿五和匡估民的气宇和格局都远远不如。
部文翰连声称赞,接着对主持交通建设和农工商业的匡估民、曾寿五大赞一番,这才转向萧益民笑问:“总司令先生,你有什么高见也一并说说吧?”
萧益民微微一笑:“我赞成大家的意见,对表方兄主动出击的主张非常认同。与其被动等待,不如大胆走出去,显示实力的同时,也能对各方势力产生一定的威慑。我建议省府派出专员赶赴北京,与段祺瑞和赵尔先生商量一下,尽可能与各方建立联系,攀上交情,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