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猿啼英魂
七月底,一个天气爽朗的午后,两名年青的劲装镖师,正策骑沿皖西大南湖,向九华山方向徐徐而行。两人均约三旬上下,相貌端正而平庸,是江湖上最多也最容易见到的一型人物。两镖师穿着同式的对襟短打,一衣青,一衣褐。
这时,那名青衣镖师刚刚含笑低喊得一声:“印弟……”
低下的话,忽为身后一阵急促蹄声所打断。
两人同时扭头向身后望去,来路上,两匹黄骠马,八蹄如飞,眨眼间已来至两人身后三丈之内。
褐衣镖师注目间,突然高声喊道:“两位道长且住!”
马上两名灰衣道人,年纪都在四旬左右,挥鞭正待驰越而过,闻言一怔,马缰勒处两匹马儿长嘶着,一个滴溜转,双双拢上前来。
褐衣镖师向两道人抱拳笑说道:“如在下没认错人,两位道长大概就是名震天下的武当九子中,三才掌,五行步两位前辈吧?”
两道人互望了一眼,其中一名不甚自然地打了个问讯道:“侠驾如何称呼?”
褐衣镖师微微一笑道:“终南上官印!”
手腕一拌,两道金光闪闪的光圈直射空中,格登一声,光敛圈落,两道人同时低呼道:“龙凤飞环!”
喊着,身子一侧,便拟跳下马来。
上官印摆手阻止道:“这样说话方便。”
不容两道人开口,正容注目又接着问道:“看两位道长行色匆匆,难道武当近日有甚事故不成?”
三才道人点点头,叹道:“正如少侠所说,十数天前,敝掌门人所居的真神武殿,忽于夜半时分闯入一名身手奇高的黑衣蒙面人,照面后一言不发,扬手便是三支飞刀,总算敝掌门人早已心存戒备,钢拂连挥,拒去二支,第三支虽然没格开,却也只擦破右肩一片道服,来人见一举未能得手,全殿已被惊动,返身就跑,敝掌门人随后追赶,刚刚出殿,便失去了来人踪影……”
五行道人轻轻一咳,三才道人便止住不再说下去。
上官印又是微微一笑,注目问道:“两位正要去昆仑是吗?”
两道人被上官印一说道破心底事,不禁为之瞠目如呆。
上官印缓缓接下去说道:“两位此行,谅来系奉贵掌门一尘道长之命,因为他那夜将来人追丢,事后愈想愈觉来人所施之身法与昆仑飞燕三点波颇为相似,因而命两位前往昆仑向昆仑掌门人蓝衣秀士质疑一番是也不是?”
两道人木然点了一下头。
上官印笑容收敛,沉声道:“两位不必再事跋涉了,回去就说我上官印说的,青城冷婆婆不日将去武当,此一事件之真象,冷婆婆自会告诉你们。”
两道人缄默片刻,然后双双立掌欠身,朗宣一声无量寿佛,拨转马头,向来路纵骑而去。
两道人去远,丹凤说道:“行凶者就是蓝衣秀士本人?”
上官印轻轻一叹,苦笑道:“昆仑一鹤已死,除了他,还会有谁?”
丹凤似乎突然记起什么,问道:“前天你说昆仑一鹤死于谁人之手?魔剑摄魂刀南宫中屏?这人不是已死了几十年了吗?”
上官印笑道:“你看到他的尸首没有?”
丹凤反唇相讥道:“你敢肯定他真的还活在世上吗?”
上官印沉吟着颔首道:“这里面的确有问题。”
丹凤见他这样说,高兴了,嫣然一笑,问道:“什么问题?”
上官印思索着说道:“昆仑一鹤非泛泛之辈可比,在前辈人物中,也算是一名知名之士,尤其一身轻功,更是独步天下,当年的魔剑摄魂刀,病入膏肓,能活下来,已是奇迹,如说他不但没有死,且恢复了全部功力,那确实谁也不敢相信。”
丹凤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么那位自称魔剑摄魂刀嫡传弟子的师南宫,是冒牌的了?”
上官印摇了摇头道:“不可能。”
丹凤眨眨眼道:“何以故?”
上官印说道:“逍遥七式是铁证。”
丹凤有点不解道:“这岂不太矛盾了?”
上官印笑了笑道:“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一点有异于禽兽的智慧,愈是耐想的事物,便愈易发生趣味,一目了然的事物,不会有人提,也不会有人记在心上,愁什么,八月十五,黄山天都峰顶包见分晓呢……”
日暮时分,二人进入了九华山下的白猿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