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汉康正色道:“这可不是甜言蜜语,我这是肺腑之言。”
“我知道。”
伍汉康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根本就不用选台。
“…………”
“…………”
又一辆货车超了伍汉康的车。这辆货车既不是伍汉康公司的,也不是其他快递公司的,不知道是拉什么货的。货车的车尾甩起的雨雾溅得伍汉康什么也看不见。
这些货车司机都是这么开车的吗?
这让伍汉康突然意识到这个高架上除了货车外好像根本就没有家用车在开,除了他自己开的这一辆。
“……有专家指出……”
“……不过还有专家认为……”
“……有人员透露……”
“…………”
“…………”
关于分析林林总总,然而对于一个老快递人而言,伍汉康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关键词。
伍汉康不知道,但是如果这些都像伍汉康的快递公司今天发生的情况一样,场地、车辆、设备各项资源都有却偏偏没有操作工,那么为什么缺乏就可以理解了。
快递快递,不快那还叫什么快递?
但是,快不快是和时间段相关的。
春节期间消费者们都在放假,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却没有放假。春节虽然紧跟在“双11”、“双12”这两大电商购物节之后,但是并没有让消费热情回落,反而让传统的快递旺季在春节期间又达到一个小高潮。
春节本来就有比淡季多两倍的快递量,可是人员却比淡季少了一半多。活多而人少,两方面的挤压使得号称“年中无休”的快递公司根本就难以应付春节快递量的高峰。
与此同时,快递公司的现状又反逼着电商平台和商家一面忙着促销,一面却又忙着贴出告示:春节期间所有订单的发货时间延到节后某个时间点。
这是所有快递公司最为尴尬的时期。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江城陷入了危急之中。江城急需的救援物资极有可能就卡在了各个快递公司、物流公司的仓库里,来不及分拣、更遑论发车。
在这个紧要关头,首先要保障的生产资源就是一线的操作工。然而,今天却正是家家户户阖家团聚的大年夜。外地的操作工早就回乡了,本地的操作工也正在享受着假期。
虽然对那些对于返岗心存犹疑的同事生气归生气,但是伍汉康也十分理解。这些管理人员都是扛着“双11”、“双12”的重担煎熬了几个月才撑到春节放假回家休息的。
今天是除夕,是春节七天假的第一天。这头一天的假还没有过完整,又通知他们赶紧来上班。任谁也受不了。
不过,今天这个事情非比寻常!
还有什么事比人命关天更紧迫的?
雨终于停下来的时候,伍汉康也终于把车开下了高架,停在匝道外的十字路口。
这个平时都嫌长的红灯,正在从110秒悠哉游哉地倒数。数得伍汉康觉得时间似乎都凝固住了。
也不知道公司里人员调配得怎么样了,也不知道产房里安楚怎么样了。说是二胎生起来很快的,进产房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该不会是已经生了吧?
伍汉康按了下手机的指纹解锁,翻到安楚的聊天记录。安楚并没有发来新信息。聊天记录里最后一条信息是安楚下午在家里的洗手间发给他的:“下面流的血已经变成鲜红色的了,好像要发作了。你快去准备!马上去医院!赶快!”
------------
005 【21:00】人手急缺
红灯终于变绿了。
伍汉康向左拐了个弯,不远处八个红色的字在雨后的夜空中十分显眼——“迅电快递,一诺必达”。
一诺必达。一旦承诺,必定送达。
伍汉康在迅电快递工作的这几年,已经把“一诺必达”四个字渗入了自己的骨髓。
车刚刚驶进分拣中心,一个人从办公大楼向伍汉康快速跑来。
“伍总,您还真来了。怎么不在医院陪嫂子?”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比我专业,不用担心。公司里的事情这么紧急,我怎么能在医院呆得住?秦主任,到了多少人了?”
秦主任帮伍汉康扶住车门说:“已经到了12个人,还有十几个在赶来的路上。”
“那批物资呢?”
“正在分拣中心分拣。”秦主任陪着伍汉康往分拣中心一路小跑过去。
分拣中心是快递公司最重要的操作场地。所有快递的卸货、装车、建包、拆包、分拣分类、仓储都在这里进行。快递公司所有的职能也是围绕着分拣中心的功能而设置的。分拣中心可谓快递公司的心脏。
迅电快递的分拣中心内灯火通明。所有的分拣传送带全部投入了运转,有限的人员也分成了几组正在把从仓库拉出来的物资进行分类。
“这个分拣速度太慢了。能不能再快些?这些物资要明天早上8点前送达江城的医院啊。”伍汉康看了会儿,转头问秦主任。
“这个……”这个叫秦川阁的主任只是总经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公司内部事务的管理,而分拣中心的管理是由副总经理江岸负责的。
“江岸人呢?”
“那不是?”秦川阁往传送带对面一指,只见一个留着小平头的人正对着一群人说着什么。
伍汉康走过去,拍了拍江岸的肩膀:“老江,这样搞法要搞到几点了?什么时候能发车啊?”
“伍总,我也知道时间很紧,可是人手实在是不够啊。能调的人全都调过来了。这还不光是人手不够的问题,好多人对这个分拣不熟悉,快不了。”
快递公司的传送带的速度是可以调整的。通常这个工位上安排的都是一些加入快递公司时间相对较长的员工。所以传送带的速度、分拣的速度都很可观。倘若站在高处往下看,传送带纵横交错、传送带上的包裹快速穿梭,场面可谓是蔚为壮观。
但是今天,因为一线操作的员工大多都不在海城,无法及时返岗,所以每一条传送带上的主力都是管理人员、客服人员、财务人员、人事行政人员这些业余选手在操作。非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速度当然快不了。
而且除了操作效率不高外,对操作不熟练的人员很容易出现误操作,常常会将发往一个地方的包裹错分到发往另一个地方的格口里。如果这样导致错分,这些错分件又得重新再分拣一次,白白浪费时间。
即便是把错分件再分拣一次浪费了时间,也还算不是最坏的情况。最糟的是这些错分件没有被及时发现,结果真的被送到了错误的地址。有时候两个不同的地址可能会相隔几千公里。这样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就不可估量了。
“这样搞法肯定不行。从这里发车到江城最快也要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