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1)

一诺必达 梦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想过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会到海城去工作,他们也从来就没有想过女儿有一天会离开江城。

在他们看来,这个从小学习成绩好的乖乖女,读完大学之后也一样会按照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继续走下去。

骆嘉珊的父亲骆誉陆是江城大学的教授,自然希望女儿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即便她对学术不感兴趣,至少也能在学历的道路上达到他期望的高度。

但骆嘉珊的母亲不认同:“你没听嘉珊说嘛。本科生就是黄蓉,研究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书读多了嫁人都难。”

“简直是瞎扯!我那里女博士生多得很,哪个嫁不出去了?”

骆嘉珊本人考虑的不是嫁人难不难的问题,她考虑的是如何早日逃离父母的魔掌的问题。

如果继续读研究生,那铁定了会被父母拴死在江城哪儿也去不了。江城大学是全国排名前十的综合性大学。不管你想学什么在江城大学都能学得到,不管你想读什么学科在江城大学都有相关专业。江城大学哪个教授你老爹不认识?你还想考到外地的学校去找不认识的教授当导师?没门儿。

但是如果是去外地是为了工作呢?老爹还能认识外地各大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人力资源部经理么?

骆嘉珊提出的理由非常坚强。这个本科都不是为了中国之崛起而读的,不仅没读明白,反而越读越迷茫。只怕研究生读下去人都读傻了。要读书还是先出去工作几年再说,而且还要坚决贯彻父亲在她幼年时就宣扬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母亲本来就对女儿继续读书不置可否,父亲又被“行万里路”的理由打动。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让女儿守着自己尽孝吗?出去就出去吧。

骆嘉珊终于逃出生天。逃离父母的魔掌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尽管骆嘉珊在海城租不起比较好的房子,但当终于有了一间可以由自己说算的房间时,这种畅快的心情无法描述。不自由毋宁死,自由的空气都是甜的。

当然说她租不起比较好的房子也不尽然,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用父母给的钱肯定是租得起的,只是用骆嘉珊自己的收入租不起。父母给的钱不要不好,既然要了就让它们躺在银行里吧。

到快递公司来工作是一次面试后的机缘巧合。很多人对于在快递公司的分拣中心工作抱有极大的抵触情绪。海城好歹是一个超一线的城市,分拣中心竟然在一个几乎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接受不了。

但骆嘉珊却是欣然前往。她在江城的市中心住了二十多年,早就厌倦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在分拣中心倒有一份难得的宁静。而且从自己租的房子到公司连公共交通都不需要,骑个车跑个步十分钟就到了。多好!

岁月如此之好,骆嘉珊从未想过自己的家乡会面临如此的洗礼,从未想过自己的父母会面临如此的磨难。令她不禁怀疑,自己当初离开江城来到海城的决定是否正确?

------------

026 小径分叉的花园

伍汉康把一批配套物资分拣好,等传送带送下一批过来的时候,两只手向上举着伸了个懒腰。他扭头往指挥台瞟了一眼,里面的人没了。

伍汉康心里顿时一惊:那位老爷子不会真出事了吧?

他正想上指挥台去查看一下,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伍汉康回头一看,拍他的正是那位老爷子,客户公司的老总徐家朋。他的身边还站着他带来的司机。

“来这么些人,现在速度可快多了!”徐家朋的心情明显比刚才好很多。

“是啊。”

“这些都是你们公司的员工?”徐家朋指着一个明显动作十分呆滞的人。那人正是谭华林的一位亲戚。

“哦不是。新到的一群人是我们一位员工的亲戚。过来帮忙的。”

“啊?怎么会这样?”徐家朋无法理解。

“这群人本来在吃年饭。听说我们这里有些要送往江城的紧急物资分拣不过来,就全部赶来帮忙了。”

“哦,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那我们也别闲着,给我们找个位置,我们也一起干吧!”徐家朋分别对司机和伍汉康说。

“徐总,您这么大年纪,就别干了。”

“我年纪大?我还有他年纪大吗?”徐家朋拿手指了指另一个方向。伍汉康望过去,徐家朋指的正是谭华林的爷爷。

谭华林的爷爷任凭怎么劝都不行,非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说什么我几十年前在江城当码头工的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呢。

伍汉康只好编了个理由说:“那位老爷子刚才坐车坐久了,过来运动运动。”

徐家朋寸步不让:“我在那个指挥台上面也坐久了,也需要运动。”

“您刚才在我办公室里都……”

“那可别提了,那会儿心情不好。现在心情不一样。你就安排个位置吧。”

伍汉康没办法,位置也不用安排了,就让他在自己边上吧。另外又把秦川阁也调到自己身边。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夹着徐家朋。万一有啥事也有个照应。

尽管这个徐老爷子因为人多分拣速度加快而高兴,但其实伍汉康知道,这个速度是远远没有办法保证这批物资按时分拣好的。这些物资看起来不多,可包装都那么小,分拣起来费时费力。

而且一件快递从发件人那里收件到派件给收件人,整个流程有将近40道工序,分拣只是其中一道工序而已。然而就是这道工序,在今天晚上却占据了大量的时间。

这些内容伍汉康是没有办法跟他的客户一一解释的。现在只有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

徐家朋和其他那些乌合之众一样,刚上手的时候分拣的速度特别慢。甚至因为他动作慢,反而还影响到了伍汉康和秦川阁的分拣效率。不过很快徐家朋就掌握了分拣的要领和用力的技巧,比刚开始要从容了许多,也轻松了许多。

然而,这个时候又碰到了另一个重大的问题——错分件。

因为新来的人对分拣操作毕竟并不太熟练,所以虽然把快递包裹都推进了各个格口,但是却经常推错。

处理错分件会占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伍汉康只好让江岸在新来的人多的传送带上增加复查的人手。

伍汉康处理完毕异常情况,走近徐家朋说:“徐总,我看我们分拣的这些东西虽然到货的地址不同,但其实东西是一样的。其实咱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