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不足一万,其中很多还是从河北其他地方紧急调过来的,兵力薄弱且指挥不顺手。而塞北军经过这一年多的休整,战斗力大大恢复,武器装备和火力更加强大。在部队攻城前,飞机已经开始密集轰炸石家庄内的战略要地,并且完全掌控了制空权。
经过一个冬季后,塞北军又增添了五种新式飞机,其中包括美军最新研制的P51外号野马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号称可以零高度战斗,其实就是10米距离贴地飞行,因为这时候的高度指示仪在10米内显示为0。野马式战斗机皮实,速度高,发动机动力大,不但可以空中格斗,还能很嚣张的贴地攻击敌军地面部队,很适合低空扫射。P47外号闪电式战斗机,高空性能良好,速度快,截击日军轰炸机效果十分明显。还有P38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特点是坚固,双尾撑结构能迅速吸收异常的震动,表面积由于支撑型的设计而坚固并且多有重叠。使得炮弹击穿它的油箱并引起燃烧的可能大大降低,自封式的主油箱和发动机分离的设计,更加大了它的生存力。另外两款是鹰Ⅱ式战斗机的改进型,还有雕式战斗机改进型。
这五款飞机中,除了鹰式和雕式改进型外,其他三种都是美国飞机。是通过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提供的技术。但是这三款飞机都不是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所设计的,而是其他优秀美国飞机公司设计。但是道格拉斯却拥有专利,原因很简单,还是赵书礼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当时做出的精明决定了。当然说赵书礼有经营智慧或许抬高了他的能力,他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希望借助美国充足的智力资源,来提供完美的军工产品而已。麦克唐纳则是希望能够近一步垄断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务。
当麦克唐纳由于向美军提供了第一批能勉强对抗零战的飞机后,很快又推出了自己设计的几款战斗机,可是这些战斗机还不能完胜零战。经过澳大利亚的失利,美军不是很满意,于是向全美的各大飞机公司投标。这时候麦克唐纳的经营艺术就体现出来了,他立即放弃了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专心致志的生产和研发大型轰炸机,同时跟其他著名的同行合作。由于先一步提供了大量的飞机给美军,他赚的盆满钵满,而他的那些同行呢,则是苦熬过了经济危机,经营条件都不是太好。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资金向其他公司入股,另外更吸引那些公司的是,他愿意开放自己公司对零战的研究成果,并向其他公司无偿转让自己公司的几款针对零战设计出的飞机,以及正在研发的最新型战斗机。这些飞机公司对道格拉斯公司针对零战的丰富设计经验都很感兴趣,为了能拿下美军的订单,他们都跟道格拉斯公司合作了。这样一来道格拉斯公司不但参股了大批优秀同行,而且在新式飞机设计完成后,他们的专利可以跟道格拉斯公司共享,同时道格拉斯公司有权向其他地区出让这些技术,出让所得平均分配。这种互利的商业合作,美国人是不会拒绝的。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道格拉斯公司得到了大量的美军新式飞机设计,而就其中的优秀者转让到了塞北。而道格拉斯公司自己继续发大财,因为纵观整个美国的飞机生产线他的公司最成熟,生产能力最大,拥有最多的熟练工人,同时又获得了大量新飞机的生产许可,又有向美军提供战斗机轰炸机的先例,跟美军关系很好。这些有利条件下,大量的美军新式飞机的列装,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道格拉斯公司。或者说是三个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最大股东赵书礼和梅放,再次就是第三大股东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了。只是美国整府有些意见,两个中国人股东,让这家公司的色彩太过敏感。好在这个时代,中国人还不像后世,是美国的潜在对手的形象,道格拉斯公司,充其量是一家有外国人参股的美国人创立的公司而已,这种公司在美国多了去了,只是它竟然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装备,很让美国一些政客不爽而已。当然那些政客肯定是其他公司支持的,而道格拉斯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懂得美国人这些政治游戏,于是利用庞大的财力,在国会游说,同时在报纸上刊登大量的公益广告,大大改善了公司形象,压下了非议。
目前这些飞机都开始进入了新的生产线,只可惜还没能大量量产,这次石家庄战斗只是一次试炼而已。目的是取得各种参数,尤其是跟日本飞机战斗的参数,好做进一步的改进。但是鹰式和雕式的Ⅱ型飞机是已经量产了的,以他们为中坚足可以保证制空权,这些新飞机在鹰式和雕式的护卫下,战斗的颇为顺利。
石家庄战斗还没结束,有几家大公司,小鸟公司已经表示愿意生产野马式飞机了,这个公司现在有两家大型飞机制造厂,其中一家大量生产鹰式飞机,而另一件是战争期间才建设完成的,地点在新疆,他打算用这个新工厂投产野马式战斗机。塞北最大最早的飞机厂,被来自南方的银行间陈光甫控股收购的现在改名陈氏飞机工业公司,则打算用自己庞大的生产线,来生产除了雕式外的闪电飞机,雕式以厚重为特点,跟P38算是同一类型,所以他需要一种高空高速的机型来补充。而陈氏最大的对手,也是联合收购了原本的数家国营工厂的南洋商会,则计划放弃老式的鹰式和雕式飞机,因为总要给小鸟和陈氏缴纳不菲的专利费用,他们打算彻底购买P38的专利。并且在这款飞机基础上进行新的研发,在整合了除陈氏和小鸟外的塞北几家规模航空厂后,南洋商人们拥有了最大的飞机生产能力,并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实力,现在他们立志于生产自己的飞机。
至此,在战争中,塞北以及中国乃至世界上,日后的三大航空集团雏形初现了。
他们激烈的竞争不亚于石家庄战役,不过他们的竞争不流血而已。
1943年3月初,经过了激烈的外围争夺后,扫清了清风店等石家庄外围,塞北军终于发动了对包围中的石家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