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仗的表现,浑然忘记了他们几天前在日军面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模样。甚至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大事报告到了盟军总司令部。
丢了人的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被蒋价石训斥,太丢人了。丢人丢到了国外。
防守机场的团长直接被处决,面子啊面子,这个团长其实不是避战而死,而是因为损了蒋价石的面子。死的实在太冤。
日军占领机场后,疯狂的轰炸同古城,而此时英军却不愿意与中国军队合作。因为他们不想在这种情况下在城里挨炸,至于中国人是不是想留下来保卫他们不在乎。
200师官兵是英勇的,此时也抱着争口气的想法,死战同古不退。每天都跟日军激烈交火,短兵相接,肉搏争夺。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等,看的英军瞠目结舌更坐实了他们认为中国人不会打仗的看法,但是对这些中国军人来说,此时不过是表现出了他们在国内跟日军作战的方式而已。
英国人看不上中国的作战方式。但是日本人却没办法,实在是打不下,他们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别开枪,自己人!朝天开枪,兄弟们。”
这天同古阵地上。出现了超乎人意料的局面,一夜醒来,中国守军突然发现对面的日军进攻部队竟然喊着中国话端着步枪慢慢往前挪动,这是什么情况。
“你们是什么人?”
“兄弟们。别开枪,我们是东北军的兄弟。”“我们是山东的兄弟。”“我们是在武汉被俘虏的。”
原来是日本人的妙计。他们因为打不下这里,不惜千里迢迢的把中国战场的俘虏拉到了缅甸。
这个情况守军很快报告给了戴安澜。
戴安澜很快下达了一个命令。
只见前方阵地上的守军。突然同时站了起来,也大声喊话道:“是中国兄弟的趴下来!”
一时间战战兢兢往前挪步的中国人纷纷趴了下去,然后守军的机步枪冲锋枪一同开火,躲在中国军队后面的日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这些俘虏反而是爬到了同古阵地,再次回归自己的部队不说,手里还多了日军发的一只三八大盖。
战斗结束后,戴安澜给蒋价石发去了电报,这是蒋价石叮嘱他的。蒋价石十分关心缅甸战场,这是关乎中国军队的表现和他的面子的事情,比起许多国内的大事他更在乎,只要缅甸能给他争光,哪怕重庆人都饿肚子呢,他都不在乎。
戴安澜也总算给他争气,不枉费他飞往缅甸单独三次跟戴安澜会面。
“委座,截止今日,我方仍然固守铁路以东阵地,敌势甚猛前所未有,敌机不断轰炸,战车纵横,并且出现大量毒气弹,我军尊重委座面授之机宜,誓死抵抗,最近六日间敌军在我军阵地前已经遗尸五千以上。我军伤亡亦惨重,但是誓死捍卫同古。”
戴安澜的电报发出去没多久,日军的增援到了,一个师团56师团。
这个师团外号龙师团,十分擅长山地丛林作战,该师团装备坦克、炮队、装甲车、汽车、摩托车等,是一只机械化部队,行军速度非常神速,在攻击新加坡等地的作战中,让英军猝不及防。他们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通过了缅甸三百公里的丛林,顿时就是200师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杜聿明决定让200师突围,保存实力。
可是史迪威坚决反对,他希望能指挥部队打一场胜仗。史迪威是战区参谋长,地位仅在蒋价石之下,可是他却是个光杆司令,英国人根本不拿他当回事,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看似好说话,客客气气的蒋价石身上,希望能亲自指挥战斗。
但是还没轮到他跟蒋价石对话呢,杜聿明就不鸟他了,杜聿明认为史迪威的不让撤退,反而是命令调集部队跟日军对攻完全是白白送死。于是两人之间争吵了起来,史迪威直接给杜聿明放话:你必须服从命令。可显然老史这美国佬没认清形势,杜聿明不是美军更不是美国人,人家听蒋老大的。
于是在日军56师团即将包围200师当夜,杜聿明命令廖耀湘新22师救援200师,从车站打通日军包围。次日凌晨中国军队大部撤退到色当河对岸,跳出日军包围,但是200师这只中央军最精锐最机械化的部队伤亡过半,元气大伤。同时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结束。
但是随后日本和中国两国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
蒋价石再次飞往缅甸北部,再次召见戴安澜,对他进行勉励。
当然蒋价石这次到缅甸可不是仅仅来看戴安澜的,而是为了召开军事会议的,中英美三国军事会议。而蒋价石是战区司令,他来是主持的。举办这场会议倒不是蒋价石像在老外面前显摆,实在是情势危急了。
同古失守后,中英联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劣势。此时的缅甸往北一直到首都曼德勒是一马平川,而日军调集了四个师团十万余人,快速北进,打算一举拿下整个缅甸。所以蒋价石才再次来到缅甸。他这次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要调集在缅甸的中英联军二十万人,在曼德勒跟日军展开会战,消灭来犯的十万日军。
曼德勒是缅甸中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同古失守后。这里的存亡直接关系着整个缅甸战局的胜负。曼德勒会战部署中,蒋价石安排新38师防守这里,师长是孙立人。此时曼德勒地区集中了中国三个军和英军的五个师的兵力,一共有二十五万兵力。而日军只有十万来人。
会战是以6月20日日军的突然行动开始的。
日军一个联队,突然出现在曼德勒西线仁安羌油田附近。包围了防守这里的英军主力七千余人。英国人炸毁油田试图突围,可惜却完全徒劳。他们完全没有办法打开日军的包围圈。他们的士兵在悍不畏死的日军面前,可不愿意用生命去冲锋,最后只能求援了。
既然英国人已经放下了脸面向中国军队求援了,中国人自然不能不管,但是谁来救援却很有难度。因为此时日军已经发动了全面的攻势,沿着伊洛瓦底江从东西两线发动了猛攻,东线有中国军队防守,而西线是英军在负责。按说仁安羌处于英军防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救援自己的部队,而让中国军队度过大江来飞渡救援也有些难为人。
唯一能有可能救援的部队就只有曼德勒的孙立人师了。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