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礼敞开话题后,也慢慢的恢复了以前那个活泼的女孩习性,不在绷着脸装主母了,这也让赵书礼能安心出山了。
1931年的农历除夕是2月16,过了元宵后,赵书礼又呆了一个多月,眼看又要到了另一个节气——清明节了。清明节还未到,报纸上已经展开了一场舆论大讨论,因为这几年塞北军打了好几个打仗,尤其是跟英国的战争,大大长了中国人的脸,这也提升了塞北军的地位。因此报纸上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都在纷纷讨论说,每年清明都有人给先人扫墓,但是那烈士公墓却有谁能记得,呼吁政府出面组织祭扫。又有报纸借故感慨说中国的军人历来都没有地位,拼命流血却得不到应有的对待,难怪中国不强国,看看邻居日本,军人不但可以拿着不菲的津贴,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不说,政府还开办专门的军人新娘学校,为军人培养新娘。
培养新娘这个有点汗,就不用说了,但是拜祭这却是应该的。同时赵书礼也相当感慨,看来塞北的军人地位确实提高了啊,要知道在中国,哪朝哪代的军人地位都不高,最主要的是得不到百姓的认可。有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又把士兵蔑称为丘八。这倒不是老百姓对军人有偏见,而是中国的军人传统不好,当兵的唯一目的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吃饭,当兵吃粮吗,这就造成了他们自己也不把自己的身份当回事,经常做些利用身份巧取豪夺的事情。这是和平时候,百姓自然不喜欢了,而战争时候更过分,杀良冒功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而当国难危机的时候,军人又没有起到他们应有的作用,战胜的时候还好说,当军事一不顺利,倒戈相向成为习惯。
但是现在的塞北军却不一样,德国军事顾问在军中待了数年,虽然不可能把德国的军国传统都带给他们,但是却能影响到他们。德国人一直灌输军人光荣的思想,同时也规范各种军人风范作风,这让塞北军士兵走在外面在气质上就有别于普通百姓,又有严格的军纪约束,没人敢做强买强卖欺负百姓之类的事情。所以本来名声还算不错,加上这次扬国威的行为,所以才大大为老百姓所赞颂。
像德国那种军国社会军人地位十分崇高,虽然赵书礼不追求那样的社会制度,但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军人这个职业起码应该跟其他职业平等,至少不应该受到歧视,因此赵书礼乐得看到报纸舆论为士兵张目。
因此他有必要让这种友好的环境保持下去,他的做法是,亲自出面组织一次清明扫墓行为。为数次战争中牺牲的,但是没有被亲属领回去,而是由国家公葬的士兵举行公祭。
正文 一百四十三节 扫墓和阅兵
1931年4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这日由赵书礼率领,全军师级以上军官齐集包头北方的大青山。这里有一座军人公墓,其中安葬了八千塞北军战士。
中国人很传统,即便是牺牲在战场上的人,其亲人也尽量把尸骨收回安葬。因此这个公墓中安葬的军人遗骨并不多,大多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因为亲属离得太远,比如在外蒙或者新疆的移民,或者是因为各种失误没有收到政府的阵亡通知单,而没能及时把尸骨接回家。
一排排洁白的大理石墓碑,每个墓碑下就意味着一条年轻的生命,曾经为了塞北而奋斗过,而在赵书礼眼里,他们不仅是为了塞北,而且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每一个生命的牺牲,都让塞北强了一分,同样将来会让中国的地位抬升一分。
公祭的仪式中国古代有,但是那都是祭天祭地祭祖先炎黄的,而专门祭祀军人的倒是没有。公祭前军中倒是展开了一阵讨论,最后赵书礼拍板,就按照祭祀炎黄的模式,不过精简三分算是给老祖宗几分面子。
虽然精简了不少,但是仍然非常繁杂,什么祷告上苍之类的,众人跟着跪拜鞠躬之类的,宣读祭文之类的。其中不得不提一下那个祭文,是由田子华执笔写的,他现在已经调到了高层,任职军队文宣部部长一职,上校军衔,升迁可谓飞机。他这篇祭文也颇为有气势,其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前后卫青霍去病陈汤,中有李靖郭子仪,后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名人效应用到了极致,历史上凡是跟爱国军人有点干系的,都拉出来陪衬了。最后歌颂塞北军士兵,堪比这些先辈。
总参谋长李忘川代表全军祭文诵读完后众人又是三拜,然后分开,没人发一把铁锹,给旧坟添上新土,这就算完事了。
在公祭的时候,赵书礼突然心生感慨,他已经尽力不加入军阀混战了,可是塞北的士兵还是死伤了数万之多,要是将来跟日本人的全面战争开启,那不知道还要添多少新坟啊。而从清明节到九一八就只有五个来月了,赵书礼突然心生一股紧迫感,是到了做最后准备的时候了。
新收编的晋军士兵已经轮训了几个月,经过轮训的士兵身上的气势正在慢慢跟塞北军接近,军官也有相当在军校中努力中。在赵书礼的严令下,政府不惜工本的投入,已经有十个大型兵工厂进入了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赵书礼下达结束避政后的第一个军令,举行三军演习。
演习规模很大,主力军第一二三军三十万人全部参加,晋军中结束轮训的十万人也要参加。同时请国内各大势力,中央军东北军粤军都来观摩,甚至也请了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法国,就连日本也发出了邀请函。
不过英国人拒绝参加,其他列强纷纷派出驻华武官来观摩演习,他们也想了解一下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塞北军现在就代表了中国军队的最强战斗力。中国各大势力倒是悉数到场,就连川军四巨头,青海马步芳兄弟这样的边缘势力都分别派遣了代表前来。
演习的前奏是大阅兵,四十万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归绥的东西大街走过。
这条东西大街大规模扩建是26年赵书礼占领这里后,29年才建设完毕,道路宽阔达百米。这条街也是归绥最繁华的大街,归绥主要的大型建筑都位于这条街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