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通过西域逐渐接近中原。
怛罗斯战役与中国历史上的很多著名战役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它却深刻的改变了中国的版图和中亚的地缘政治及文化,中国边境在汉代以后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大幅东缩,直接影响到了现在的中国版图(这其实也是“东突”问题产生的最早根源)。
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蒙元时期虽然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控制了中亚,但未能使文化逆转(蒙古统治者利用色目人来统治汉人,因此根本无意改变中亚和新疆的历史文化现状),为后来中国的永久丧失中亚埋下了伏笔。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有不同程度的西进,但远远无法达到盛唐(与波斯即伊朗接壤)和汉代的中国西部边境格局。此时“伊斯兰化”在西域已经根深蒂固。当沙皇俄国开始侵吞贝加尔湖等地区时,表明上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力衰弱,实际上文化和宗教原因所导致的“离心力”作用也不可小视。幸亏左宗棠的艰苦努力,最后中国得以在原来的西域---也就是后来的新疆地区----建立行省,进行了直接控制,这样才算遏制住了中国版图的进一步东缩。
其实,有时候许多场规模宏大的战争可能也改变不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然而有时候,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和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将永远的改变历史。
现在,大清王朝的覆灭和经历了抗俄战争的烽火而浴火重生的华夏共和国的建立,使得原来就不甚平静的新疆地区再起波澜。
据军情总处收集上来的情报和海闻鹏利用他自己的“资源”打听到的消息,为了达到牵制中**事力量的目的,沙皇俄国在新疆地区也采取了和蒙古差不多的行动,通过金钱收买等手段诱惑新疆地方分裂势力脱离中国政府的控制,想以此分裂中国,达到削弱中国的国力的目的。
自从大清王朝覆灭,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原来清朝驻新疆的乌鲁木齐将军荫昌和新疆巡抚荣庆一度犹豫观望,后来在“两宫国葬”之后。为避免国家分裂,他们通电宣布“新疆为中国之行省不变”,荫昌率领驻守新疆的清军“改旗换帜”,接受了华夏共和国政府的改编,并且得到了李鸿章的温言嘉勉,为了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李鸿章让新疆的官员和大小将佐“一体留任”。
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军对新疆的控制其实并不强,实际控制地域仅在乌鲁木齐附近地带。而驻守伊犁的清朝伊犁将军连顺懦弱无能,象俄国根据和中国新订立的《北京条约》交还伊犁故地时,这位将军大人甚至于不敢前去办理接收,最后还是部将前去办理的接收事宜。这样一来,驻守新疆的部队虽然服从中央政府的调遣,但因为实力虚弱,新疆原有的地方分裂势力又开始趁机抬头,因此现在的新疆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而实际上则是暗流涌动,不好说会发生什么事。
海闻鹏之所以急着通过红发美女的这条线找到孙纲,其实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注意新疆的局势,使自己的家乡不至于陷入战乱。
对于新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孙纲也是感觉非常头痛的。
而海闻鹏的建议,却给他提了一个醒。
(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国民”
中亚地区是英俄两个老牌帝国的“传统角逐场”之一,俄国自彼得一世的时代起就一直想把伊朗和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以便获得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英国为了阻止俄国染指印度,想方设法要阻止俄国南下的脚步,在俄国逐步向伊朗和阿富汗渗透的同时,为了阻止阿富汗落入俄国人手中,英国于1839年向阿富汗发起了军事进攻(别忘了还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果于1842年全军覆没。英国在1878年向阿富汗再次发起进攻,又碰得头破血流,遭到了全面失败,不得不逃离了这个他们称之为“捕鼠器”的梦魇之地。
阿富汗人民的两次抗英战争在没有任何外援(沙俄曾经答应过阿富汗统治者在英国入侵阿富汗时给予援助,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动作)的情况下全都大获全胜,可以所大长了亚非拉人民的志气,而相比之下,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全都遭到了惨败,反差为什么会这么大,应该是值得中国人民深思的。
阿富汗抗英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战争。\\\\*\\\\\\而在战争当中,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被一个弱小落后的国家所击败,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反思当时英国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到处得手,而在阿富汗却碰得头破血流,这不能不给中国人民以历史的启迪。
熟知战史的孙纲知道,在后世,世界超级大国苏联继承沙俄时代的衣钵,也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结果最后陷入战争泥沼当中不能自拔,竟然导致自身解体的命运。
所以当海闻鹏提出来了类似的“建议”之后,孙纲立刻表示了赞同,并且干脆授权他和任厚泽及陈志坚等人制定一个秘密的行动计划,把英国和俄国的注意力从新疆地区转移出去!
既然阿富汗对英国和俄国来说。都是一个“泥沼”,那就想办法让他们都跳进去好了!
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不是骑士在洒满鲜花的决斗场上彬彬有礼地打交手仗。而是要通过一切手段,使用一切方法来打击对手,中国和俄国的暗中较量,其实在蒙古剿匪战役打响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但孙纲现在还不知道地是,这三个家伙将来掀起的滔天巨浪,将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海闻鹏的到来,也提醒了他另外一件事。
一个在外闯荡半生的浪子。在拥有了财富和地位(这小子有一个意大利男爵的封号)之后,仍然念念不忘为祖国出力效死,这样的爱国情操,足以让国内的好多饱读圣贤书地“正人君子”汗颜!
这些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海外精英的民族意识,要比中国本土居民强烈得多!
众所周知,任何强国要想以武力征服一个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识强烈。富于反抗精神的民族。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而中国本土居民在这方面,不但不如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