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8 章(1 / 1)

锦衣当国 特别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礼监的胡志忠进屋左右看了看,居然露出个笑容说道:

“这边气闷,咱家就偷个懒,去河边海边走走看看,王千户,安排两个人陪着咱家就是,其他的不必管。”

他是司礼监六科郎掌司,这地位非比寻常,偷懒旁人也不敢说话,王通也没的干涉,听到之后,叫来两名兵卒,安排着一同出门去了。

……

胡志忠一走,其余四人反倒是定下了心神。要查出毛病还不容易,无非是怎么用规矩办法罢了。

四个人到了一旁的座位上做下,有人端上茶水点心,各部各监带来的吏目差役们开始上前核算清查。

且不提锦衣卫这边连算盘都给准备好了,王通坐在另一边却看着其中一人眼熟,想起来倒也很快,那位千户葛力可不就是当年秦馆胡乱出头被自己打了一顿的那个,原来有这般的宿怨,所以才主动请缨来查办。

王通看着那边露出一丝冷笑,葛力本来还恶狠狠的瞪着王通,被对方这么冷笑着看过来,心里惊慌手里发颤,茶碗差点掉在地上,连忙转过头去。

“这帐目的确是清楚……”

“一笔笔的彼此都有勾连,条目都有迹象可循可查,老汉户部当差三十年,看着这清楚帐目,觉得爽利……”

“这一笔进项,那边可有……”

“……有的,某日进款多少……”

这屋中算盘声和小声议论声响成一片,不过议论的却都是这帐目清楚,户部福建司郎中邱延海虽然是个进士出身,可在户部熬的这么久。对这些也都明白,听这议论越来越心烦,忍不住大声喝道:

“仔细看着,不要遗漏了一丝一毫,出了什么纰漏,小心本官扒了你们身上的皮!”

屋中安静了一下,却是没人议论了,王通抿了口茶水,冷笑了一声,这冷笑对面当然听的清楚,大家只做没有听见。

“诸位大人。这本记录运河税卡抽税的帐有一处不平,去年十月三十,短了十二两银子。”

有过了一会,一名吏目犹豫着说道,运河税卡,每天不知道进项多少,十二两银子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数目。

可各部各监的官员却如获至宝的一齐站了起来,王通安排在边上的帐房也是跟了过去,帐目不平那就是账簿有问题,这是算帐学问的基础,郭平广捧着账簿看了几眼,冷笑一声,大声说道:

“帐目不平,必然有弊,里面不知道要牵扯出什么,一定要详查。”

王通派来的帐房过来看了眼账簿,翻开手中的册子,朗声说道:

“那日税银收讫,入库清点时发现铁胎银八两,六两老色西银,合计折算,共损失十二两银子,已经在另一本帐目上冲掉了。”

铁胎银就是在铁块外面包着银子,用来骗人的东西,西银是指陕西三边和西域部落贸易的银子,成色极差,又加了个老色,那更是低劣。

这个说法中规中矩,也是很合情理,邱延海却在边上冷然说道:

“漏出马脚了不是,一时不小心出了纰漏,光天化日的怎么遮掩,退下,本官不是来听什么解释的!”

被训斥的那名帐房气得满脸通红,才要再争辩,回头却看到王通在那里摆摆手,也只好忍着退下。

邱延海、郭平广这一番做作。下面的人怎么会不明白,可这帐目的确明白,根本看不出什么错误的,他们不知道,王通这边也是盯的紧,专门养了一批帐房内部审查,那一世很多管理经验和规则都被用在这边,又有高额的报酬,又有严刑酷法,自然周密的很。

双方这么枯坐,午饭也是在屋中草草吃过,倒是又查出一个不平的地方,某日短少三十文钱。

这个也有原因,却是收钱的时候船颠簸了下,拿不稳掉进河中,然后差役第二日掏钱补上,这有个时差,所以也在账目上反应。

对于查办的队伍来说,真是如获至宝,可眼见着外面太阳西沉,官署的管事已经吆喝着拿灯火进来,也就是这十二两银子和三十文钱。

胡志忠却还在外面闲逛没有回来,屋中四人却有些焦躁,王通那边却让人拿着托盘进来,一托盘上放着十二两纹银,一托盘上放着三十文钱,还在这几位面前走了一圈。

这岂不是什么也查不出来,邱延海皱着眉头叫来了查账的吏目头领,走到边上低声询问道:

“真的一点查不出?”

“不瞒大人说,搞不好那王通还贴补了些进去,一项项清楚明白,这么看,不管是钱还是货物,搞不好也不怕咱们盘的。”

邱延海烦躁的摆摆手,那吏目刚转身又转了回来,开口说道:

“小人大着胆子说几句话……”

……

“王千户,牛尾药、鹿皮、税银、府绸你抽税都在一倍或者几倍,不合大明规矩,你怎么解释?”

屋中点起纱灯,邱延海却开口发问,王通一愣,虽说开海,可这些货物却是销往倭国和高丽,并不是和江南闽粤一带的贸易,真是不方便说,要不然被扣上了个通倭罪名,可若说是内贸,又有个不合法规的罪过。

看到王通迟疑,四个人精神都是一振,郭平广和沈存刚才小声说了几句,这时也发问道:

“王千户,你赚来的银子口口声声都说运到宫内做金花银,可却只有御马监库房掌司那边的印鉴收条,并无司礼监和户部的副署,于法理不合,难道你勾结内官,串通私吞吗?”

宫内的收支除御马监相应掌司经手之外,司礼监和户部也要核准署名,天津卫这边同样没做到……

三百六十七

外洋海贸的重税。因为牵扯到倭国,要解释的话还真是解释不清。

讲清楚的话就是通倭,如果含糊那不过是对海商课以重税,左右有错,自然要选择轻的。

金花银增额内阁六部完全反对,内廷各监都是态度暧昧,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这天家朝廷办的是公事,既然没有明确的说法,那就不会有相应的手续,户部和司礼监自然不会副署。

既然没有官方的手续,那自然不合规矩,没有人监管,那就有可能串通私吞……

“各位大人,那几样货物的重税都是商户主动缴纳,这个解释可说的通?”

王通没有怎么迟疑,就笑着回问了过去。

屋中众人的动作已经停了下来,齐齐看着王通,大家心中都颇为奇怪,到了这个地步,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郭平广看了王通几眼。也是笑了,开口时语气却颇为森然,说道:

“王千户,横征暴敛,刮地三尺,京师对于你的说法果然不虚,这几样货物从西到东的贩运,又能有几成利润,天津这边一下子就收几倍货值的税银,还让不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