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0 章(1 / 1)

锦衣当国 特别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又有将近四千青壮劳力,三百名看守的士兵,也是个大的衙门。

从前一直是懈怠荒废,交到王通手中,要是没什么改善提高也是说不过去,这个王通倒是没有什么含糊的。

无非是严抓质量提高效率,不管是那三个洋人还是乔大他们,都在王通自家的作坊里有了训练,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推而广之。

工部的任愿任主事比圣旨晚到了两天,任愿是难得懂匠作的官员。而且又是个踏实办事的人,也是王通的有意运作才让任愿调到了这边来。

但这踏实办事却也有一分不好,本来旧人相逢,王通也是要摆酒宴请,大家见面叙旧,没想到这任主事却推了这个酒宴,直接去了铁匠作坊,说要和那三个洋人探讨一二,看看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

顶头上司,又是旧识,设宴相请,却这么直接推掉,实在是不懂人情世故,怪不得被上司同僚派到天津来。

王通对此有些哭笑不得,可也有些欣慰,这样的人和那一世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做派相似,他们的本事都在实际的操作生产上,而不是用在逢迎拍马上,自己需要的就是这种做实事的人。

……

关于杨思尘的种种调查,京师那边在中秋前一天给王通送来了信,信中对这个杨思尘的可靠性做了保证。

张世强拿着钱米和各色礼物登门拜访,除了撤去看守的人员表达慰问之外,没有说什么其他的话。

明里看守的人虽然撤了,不过暗里盯梢的人还在,就这么一直到了八月二十,杨思尘和妻妾深居简出,也就是在买食物的时候出来走走,倒是有悠扬琴声传出。

八月二十一这天,张世强上门把杨思尘请到了王通的府上。

很难想象,殚精竭虑这个状态会出现在一个十几岁的人身上,杨思尘见到苦苦思索的王通之后,还是愣了下。

“杨先生请坐,不知道杨先生懂什么,会什么?”

王通说的开门见山,杨思尘愣了愣,能看出吸了口气,朗声回答道:

“读书近二十年。游历五年,有些浅薄见识,这几年多读些谋略纵横的书册,希望能帮着大人筹划事务,出点主意。”

王通拍拍额头,有些无奈的问道:

“懂得算学吗?”“懂得统筹之学吗?”“做过师爷吗?”“学过刑名之术吗?”“懂得农学吗”“懂得匠作之术吗?”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除了“刑名之术有所涉猎”这一个回答之外,其余都是摇头不知,即便是以杨思尘的沉静从容,也被这些问题问的脸色涨红,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以为满腹才学,却发现这么多不会的东西,一个是王通所问的这些,书生根本不可能知道,凡是认真读书的谁会去琢磨这些“微末小技”,要是琢磨了,那就是个不务正业的荒唐浪荡人。

王通叹了口气,这个叹气,让杨思尘更尴尬了几分,王通开门见山的说道:

“谋略纵横,本官用不到,本官觉得,这世上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实力大过了别人,占了优势,那就不必耍什么花巧,堂堂正正碾压过去就是,若是实力不如,那就努力发展,超过对方,其他一切休提。”

杨思尘脸上表情尴尬、羞怒掺杂在一起,人生落魄如此,被这么个少年挤兑,偏生无言回驳,此时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通站起说道:

“话先说开了好,不是不用你,可你对本官这边,对天津都不熟悉,现在你什么都不必说,找个人领着,到处看看,看不明白就问,觉得没什么可看了,那时候再来见我!!”

三百零一

杨思尘这个人本身。目前来说对王通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他是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张居正徒党的中坚骨干申时行送来的。

这其含义是什么,实在是值得深思,王通通过京师的关系网络把杨思尘这段时间的来龙去脉查的很清楚。

申时行做的足够小心,在外人看来,他是和杨思尘断绝了一切的关系,并且驱赶到京师之外。

对一个士子来说,最大的打击是什么,莫过于科举在即,此人能考中进士,却连考都没有的考。外人看来,这要是何等的深仇大恨才要这般做,申时行和杨思尘一定是闹翻了。

尽管王通让他什么都不必说,可除了计谋政论之外,一些必要的自陈还是要的,事情倒并不复杂。

杨思尘也是聪明人,离开老家去往京师,就打定了交结贵人,以琴技闻名京师,然后科举借力,为今后铺一条金光大道的路线。

他本就有真本领。琴技这一块又正是投申时行所好,可以说一切顺风顺水,等科举时日,状元、榜眼、探花这三名或许要看运气,可靠前的名次却是十拿九稳。

不过,很快就有别人找上了门,让他办几件事,有了大学士做靠山,寻常人也是威胁不动,可来的这个人却不是寻常之辈,事情说得明白,如果不答应,就算申时行力保,杨思尘也没办法被拔贡成为进士,而且全家的安危性命都难保,如果答应了,无论申时行在不在位上,都会保他科举成功。

而且有几个选择,一是入翰林院,若是不成,那就去往天下最繁华的几个地方做知府,三年之后保一个参政的前程。

退一万步,就算一切不成,恶了申时行,那就以举人的身份去长芦盐政司做个提举,那可是一年几十万两银子入袋的肥缺。

不做是死,做了荣华富贵必保。而且让他这么做的人,身份是兵部尚书张四维。

让一个人对一名大学士做什么,不亮出这个身份,对方不会从命,亮出这个身份,给了丰厚无比的条件,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权衡,然后遵从。

兵部尚书张四维此举看似孟浪,可实际上却是算准了每一步,也是妙计。

奈何张四维盯着申时行,申时行也在盯着张四维,吏部尚书张瀚走错一步,然后被赶出京师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生疑。

张四维自以为妙计,申时行却用了个自污的法子,然后把杨思尘撵出了京师。

“申大人在朝中地位不比小张大人,此次虽自保,可今后却不知能否自全,所以需要寻找外援,可甚为张阁老徒众,已没有腾挪之处。无奈之下才想到了天津卫的大人,这也是将学生当成了步闲棋。”

虽然先让杨思尘看,不过该和王通交待的还是要交待一二,毕竟要在这边常呆下去。

……

一个大学士和自家联系会带来什么好处,王通并没有感觉到,朝中的消息不断的传过来,凡是有针对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