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在苦练毛笔字,可给天子写字,还是少出错漏的好。
景王是万历小皇帝的亲叔父,冤死胡宗宪是嘉靖的错处,身为皇孙的万历要避讳遮丑,刘守有是自己的直管上司,又是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亲信,是否巧合,还是背后有什么人推动,有两件事都牵扯到皇家,一件事牵扯到目前连皇家都忌惮三分的首辅身上,尽管自己和天子亲厚,可有些事也不能讲的。
何况自己现在还在天津,什么事情不能立刻做出反应……迟疑了片刻,王通叹了口气,用鹅毛笔沾了沾墨水,在纸上写道:
“吾皇万岁,臣王通谨奏……虽有厂卫,然天下事仍不入陛下之耳目,朝臣所言即陛下所知……臣在京师之外,如在大明之外,官吏行事肆无忌惮,全无天子法纪……臣愿愿为陛下耳目,监察地方……”
半文半白的语句,把王通想说的一些事表达了出来,不过那个“巧合”,王通没有提及,只是藏在心里。
写完之后,打开了铁盒上的锁头放入之后锁上,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建议到了皇帝手中看过后会有什么样的反馈,王通长吐了口气。
还有两个信封没有打开,不过看着比那两个却薄了许多,王通想不到天津到底还有官员也要详细档案,方才那几个信封中已经说的差不多全了,打开一个之后,却发现里面套着一张折子式样的拜帖。
看皮子和用纸都是上好的料,十有八九是宫里御用监的做工。这东西有何用,王通纳闷的打开,发现上面用正体写着几个字“司礼监秉笔张诚拜”,除了这开头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字,只在末尾盖着个朱红的印鉴。
有了这个拜帖,等于有个护身符在身边,司礼监秉笔太监,当今圣上伴当张诚的面子,恐怕不卖的人会很少。
最后一个信封中放着一份名单,差不多有五十人左右的样子,最上面的人却是项延的名字,末了有一句话“必要时可用”,这十有八九就是东厂派在这天津卫的人手。
信封和铁盒堆在一旁,王通从身边床头暗格中掏出火铳来,习惯性的开始检查,这工作可以让他心情平静,给了自己这般的条件,若是还不做出个样子,那真愧对天下人了。
……
“公公,通海货栈的柴福林求拜。”
就在这天晚上,一辆马车在几名骑士的随从下,来到了监粮宦官万稻的宅邸,递上帖子,门房立刻传话,不多时管家就出门相请。
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人从马车上下来,给万稻的下人们派了赏钱,这才进了内堂的客厅。
万稻摒退了左右,和那柴福林居然平礼相见,落座后万稻先笑着开口问道:
“柴大香头,下面的人可要压住啊,要不然事情大了,谁也帮不了你们。”
“本想着要正月后开化了才有个相见,没想到近日就碰上了,倒真是个凶汉,这等人要让下面的人知道身份,谁还敢硬顶动手,这还不知道那,已经被吓得软了,头都不知道磕下多少。”
“也无妨,日子还久。”
二百三十
正月二十,过年的欢庆已经消失。放纵之后的疲惫也已经恢复,一切都走上正轨了。
但内阁每天议事的所在却安静异常,京师之中凡是有一定身份的人,都知道内阁首辅张居正虽然勤于政务,但对于酒宴美色也是爱好,正月向来是他老人家尽兴的时分,可去年张大人的父亲病故,子女要尽孝,严格一些,连酒肉荤腥都不能碰触,莫说是纵情声色了。
所以自从正月十六上朝之后,张居正就一直是阴沉着面孔,心情并不是太好。
去年清查出来大批被隐藏的田亩土地,朝廷的税基大涨,户部各司的官吏,一直到上面的侍郎、尚书,从去年腊月开始到现在,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断过。
将近三十年的苦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去年国库就开始有盈余,今年甚至可以盼望国库充盈了。
四周都是些小规模的叛乱,各省自己调集兵马就能评定。又没有灾荒,花钱的地方不多,这里外一算明年也能宽松不少。
也难怪户部的官员们高兴,从前每年为了地方、军队已经宫中各处要用的银子钱财,从尚书到下面的主事都是绞尽脑汁,从现在开始就不用了,怎么能不轻松高兴。
财政宽裕,各方面都跟着好过,大家的心情都是不错,可谁也不能把这种喜悦的心情反应在脸上,因为张阁老心情不好。
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张四维深得首辅张居正信重,他本人也是恭谨勤力,张居正交待的事情,在他这里从来不会过夜,一定彻底做好,人有很有能力,从来办的妥帖,这地位权势愈发的水涨船高。
如今张四维在内阁的排序名义上在首辅张居正、次辅吕调阳、还有大学士马自强之下,可实际上的权力已经排在了第二位。
这不过是两个多月的变化,天下人无不慨叹能者多得,要知道这第二位的位置原来内阁首辅张居正属意吏部尚书张瀚,没想到那张瀚自己看不清形势。
大清早,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以及相应重臣次第进入文渊阁,进来之后点头问好,然后正色端坐,等待张居正的到来。
一向是和颜悦色,对每个人都笑脸打招呼的张四维。这次进屋的时候却有些神色慎重,也不知道有什么心事。
看到张四维这般模样,一些心思重的大臣都是心中惴惴,心想莫非有什么大事,这张四维可是张阁老的亲信之人啊!
不多时,首辅张居正也来到了屋中,屋中诸人一同起身拜见问候,张居正脸色平静的点点头,坐在那里打开几个折子看起来。
阁老大人心情不好,大家要是露了笑脸未免是对首辅大人不敬,所以陪着不说话吧。
按照这些天的规矩,阁老大人来了,文渊阁中差不多有一炷香的功夫静默,几个年纪大的老臣都要强打精神,要不然这一小段时间恐怕会睡觉了,等皇帝过来那可就是君前失仪,天大的罪过。
“阁老,下官昨夜在兵部知道了一个消息,说是辽镇总兵李成梁率大兵疾行出塞,攻打泰宁部的速巴亥,此次有十成的把握。算计时间三五日间就有大捷的消息传过来了。”
“……他李成梁还真是名将啊……”
“……速巴亥这贼酋祸边十余年,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斩了此人首级……”
听到张四维的这句话,诸位大臣一阵嗡嗡嗡的议论,吏部尚书李幼滋和礼部尚书申时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