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发了急,但大明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天冷过一天,原本还能去用哭秦庭的态度去各处哭诉告急,现在对方连面都不见了,完全将他们摒除在外,这就让大家无计可施了。
以朝鲜对大明内政的了解,也知道现在的局限在那里,知道目前之所以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是因为主帅的人选还没有决定。
朝鲜国王李昖召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员商议,辽镇李家他们是知道什么样的人,飞扬跋扈到了极点,虽然这李家据说也是朝鲜人出身,可从来没什么同胞的态度,如果让他们担任入朝的主帅,恐怕对朝鲜祸害不会小,今后李家对朝鲜也会继续盘剥,这样的人来到好处不大,最关键的是,祖承训的那个失败让朝鲜上下都是心凉了,原本盼星星盼月亮,指望大明的天兵一到,立刻摧枯拉朽的将倭寇赶出去,可几千骑兵就那么干脆利索的丢在了平壤城,而且还给朝鲜身上载了种种罪名,谁知道今后会有什么。
这王通的名声朝鲜上下自然也知道,他们和白山黑水的女真部落打过很多交道,自然知道王通的那次东征,对所谓的大明禁军战斗力也有一定的认识,更关键的是,朝鲜上下都知道王通颇为讲理,做事有章法,并不是那种蛮横的角色。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君臣也有了一个判断,如果能尽快推动大明主帅确定为王通,那么明军就可以尽快的入朝驱赶倭寇。
朝鲜君臣也是开始运作,他们身为这件事的关联一方,有这样的选择还是有说服力的,而且朝鲜在京师也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手里的财货虽然不多,可有的放矢的话,效果还是有的。
在万历二十年十月左右,王通为帅的呼声越发的高涨起来,已经不光是出身天津卫的清流文官,还有一些素来的中立派,甚至一些自以为明白局势的官员都认为王通更加合适,而且宫内的动向也在变化。
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不喜欢王通,这个是天下皆知的,可司礼监提督太监邹义以及乾清宫管事太监赵金亮和王通的关系这个也是天下皆知,宫内的倾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是正常。
事态到了这个局面,不管是外朝还是内廷,争论反倒是不那么激烈了,因为大家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万历皇帝做决定了。
在乾清宫的御书房中,万历皇帝和内阁首辅王锡爵对坐,万历皇帝沉默了会,开口说道:
“王爱卿,现在入朝大军主帅人选有两人,一是王通,一是李如松,李如松已经是上表请战,可王通这边却不知道是什么态度,若是他不想,强让他去,也是不妥。”
王锡爵微笑着摇摇头,缓声说道:
“陛下,若是王通不想,恐怕现在朝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言论,李家能找人托关系说话,难道王通就不会?”
万历皇帝不会想不到这个,也是摇头轻笑。
一千零七十五
“朕还以为王通是那个至诚少年啊却没想到这么多年,他也会做官了?”
万历皇帝悠然说道,他身侧的几名司礼监太监都是低着头,王锡爵也是欠身致意,却不说话。
“陛下也不是个至诚少年了!”
这话的确是没有办法接,王通如今已经是国公的位置,如何不会做官,就算是再怎么至诚质朴的性格,这么多年被万历皇帝揉搓摔打,多少也学聪明了,当年从辽宁直下松江,为的是什么,不过这些话心里有数就可以,说出来却是不懂得做了。
“王爱卿觉得谁人可以为帅?”
听到这话的王锡爵恭谨的站起,躬身回答说道:
“陛下,此乃国战,当由陛下圣裁,臣不敢妄言。”
万历皇帝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又是说道:
“王阁老既然是首辅,总领天下政务,没有什么妄言不妄言的,朕在这件事情上也是拿不定主意,阁老多少说个看法,也是参赞。”
这天子自从在武馆混过,又被王通支持着打败一个个政敌,在京师大权在握,独裁天下之后,说话做事也是越发的强势和随性,他不讲究什么体统规矩,可你不得不听从。
王锡爵干咳一声,不敢坐下,就在那里回话说道:
“陛下,这入朝大军的主帅之所以难以抉择,就是因为其中的凶险,不知道臣说的对不对?”
“凶险?自然有凶险,兵事凶险,胜败无常啊!”
“陛下所说是一个方面,但倭寇如此大军,又是在朝鲜境内作战,大明也当倾尽全力,起码调天下精锐的半数甚至大半入朝,这样的兵马交付在一人手中,若这人心思有些什么不对,那京师和陛下就是有凶险了,陛下,不知道是不是臣说的道理?”
万历皇帝脸上收了笑容,用手指轻敲着桌上的一本奏折,淡然说道:
“文臣统制,内官监军,这种种制约,又怎么会有什么不对的心思,王阁老多虑了!”
王锡爵抬眼看看端坐在那里的万历皇帝,心中忍不住苦笑,从张居正到如今,一代代首辅下来,这位置越来越越难做了,可话说到这里,却不能说下去,毕竟天子权威也是内阁的权威,维护了这边就是维护了自己。
“陛下,臣说句获罪的话,自从辽国公领兵出战起,如今天下人都知道,这文臣统制、内官监军未必是什么好事,管的严了,武将事事掣肘,打不好仗,管得不严,那要这个规矩又有何用,而且臣这些年也曾亲往军中,也是明白其中道理,那大军中的官兵都是听那主帅的,文臣和内官去了又能如何,到了那不可言的时候,又有何用?”
万历皇帝声音有些冷,不过脸上却有了笑容,在那里说道:
“那爱卿觉得何人当为帅呢?”
王锡爵越说越严肃,从坐着到站起,说起来这个的时候却郑重其事的跪下,肃然说道:
“陛下,臣先前所说陛下都是认可,那臣就大胆说一句,王通当为大帅,他最是忠心。”
万历皇帝沉默着没有出声,御书房内能够咨询的人一个是王锡爵,邹义这边明显立场是偏的,赵金亮更是如此,万历皇帝侧头问田义说道:
“田义,你觉得谁合适?”
“万岁爷,这等事阁老大人都如此谨慎,奴婢又怎么敢妄言,不过,奴婢觉得,辽国公现在已经是人臣之极,赏无可赏,李总兵这边则是还有向上勤勉之心,而且辽国公操练禁军和禁军几个镇将都是亲如兄弟,这个……”
万历皇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田义立刻是低下了头,万历皇帝目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