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8 章(1 / 1)

锦衣当国 特别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欣喜的是,松江府对别的商人征收这样那样的税赋,但对粮商却有种种优待,比如说仓库可以帮忙建设,比如说平安银子可以减免等等,有这样的好处,他们自然愿意将粮食运送到这边来。

王通未到松江的时候,开埠之事没有寸进,王通来到松江之后,简直是一日千里,天津卫那些已经发家的豪富商人们知道跟着王通就有发财的机会,但王通立下大功之后突然去往松江,他们都是不摸底,所以一直在观望。

等到蔡楠和李虎头等人回师,朝廷的封赏丰厚,而且还有即将大用的消息传来,大家都是放下了心思。

如果朝廷真要将王通如何,那就不会让和王通亲近的虎威军系统继续存在,而且还要大用,这实际上是表明一种态度,侧面上也是对王通的褒奖。

有了这个,那么王通在松江的作为等于是有了背书,不用担心中途夭折,那还等什么,王通、辽国公可是有点石成金的手段。去晚了,可就发不了财了。

大批的商人急忙赶向松江府,好在是如今三江船行也有从天津卫去往江南的快船,也有人直接是走陆路,也不带太多的货物,一路急赶。

这一干人来到,带来了大批的银两,也带来了大批有经验的商业人员,松江府一切还都是草创,他们能做的事情不多,不过他们迅速的去往江南其余各处,看看有无货源,有无商机,这些人让松江府建设资金充裕起来,也让松江开埠的商业前景一下子明朗起来,江南商人们也都是动心了。

真正让局面变得火热起来的,是京师那些勋贵豪门的加入,他们先期来到又都是撤回,现在又是拿着银子回返,京师这些勋贵豪门的加入,直接让南京城内的勋贵们也都是动心了,南京城内的勋贵则是江南商业的风向标,因为大家都知道,跟着这些人投资,最起码不会亏本。

天气一天天变冷,松江府却在一天天火热起来……

一千零二十一

松江府的十月早晚已经是寒意颇重,单衣已经是顶不住了,北边的消息也都是一件件传到这里来。

辽镇改为辽宁,设行省,辽宁这个名字是天子御赐,朝野纷纷颂扬圣心独具,这名字实在是起得好,不过王通依稀有印象,曾经在万历皇帝面前提过这个名字,可能是就这么被顺坡下驴的用了。

边镇取消,设三总兵,辽南总兵孙守廉,辽西总兵李如柏,辽东总兵马林,李成梁致仕,关外的李成梁时代结束了。

李家的子弟中,几个年纪小的都是辞掉了官职,却是带着家中的亲兵家丁,在边墙外屯垦拓荒,建立农庄,大家也都明白,李家这是要专心发财了。

辽宁省设立县、州、府、布政使司,总领全局的巡抚人选则是选用了河南左参政徐广国,举人做巡抚,这还是自海瑞之后的第二个例子,徐广国在河南倒是未必有什么好的官声,被巡按弹劾贪墨也不是一次两次。

但这个徐广国也有能臣的称号,这一点河南上下都是不能否认,官场上上下下的手段,徐广国都是洞若观火,明白的很,想要隐瞒他很难,就连身边的师爷都很难做什么手脚,而且徐广国并不是一位的刻薄,进退分寸掌握的极好,下属官员不敢隐瞒,却也生不出什么怨恨,都是用心做事。

原因无他,徐广国是举人出身,一步步从知州做上来的,做的多了,见得多了,实务自然精熟,别人瞒不了他。

他能到辽宁做巡抚,又和寻常地方的巡抚不同,别处不过是做太平官,他去辽宁做这个首任,可是为了打开局面,日后必然有大用的,京师士林很多人都是酸溜溜的说他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过是沾了王通的光而已,可也有聪明人看的明白,徐广国固然是王通提拔起来的,可后来在干什么,是在卫辉府看着潞王,这差事想来万岁爷时时记在心上,能有今天的地位,那是对方差事办得好,简在帝心。

边墙外的垦殖农庄纷纷建立,边墙外还没开垦的荒地众多,上山伐木也需要人手,从关内招募来的贫民百姓光是填补辽宁省自己的地盘都未必能够,边墙外是指望不上了,最先出去的本就是军镇的边将亲属部众,直接开始掳掠女真村寨,向着辽宁贩卖奴隶,然后招募平民百姓……

从京津山西过来的大商号也纷纷在边墙外设置店铺据点,收购各色特产,并仿照草原上的例子,组织武装商队不断的向各处拓展,贩卖货物并为殖民做好准备。

辽宁行省,以往这个深秋初冬的时间,辽宁北部正是最紧张的时候,秋高马肥,草原上的蒙古大部都是厉兵秣马准备南下。

不过今年不同,科尔沁部和各部联军在入侵辽镇的战斗中大伤元气,还没怎么恢复的时候,已经在多伦站稳脚跟的归化商团武装接连发动了战斗,战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抢夺牲畜,掠夺人口。

现在的辽宁边墙内外,需要大量的人口和牲畜,这些东西就地贩卖就能获得厚利……

这时候,东征大军都已经回返关内,众人突然发现,从前斩首几十个脑袋难如登天,现如今几百个首级也简单的很,草原上那些商人组织的护卫队伍,就已经快要把科尔沁部打垮了,大家都是奇怪,从前畏之如虎的这才草原强豪,原来是这样的土鸡瓦狗吗?

回到京师之后,按照规矩本来应该是举行盛大的阅兵,还要太庙献捷之类的仪式,不过万历皇帝统统没有举行。

至于为什么,京师那边也有消息传过来,万历皇帝私下曾说,王通不在,朕就算阅兵也感觉无趣,还是节省些银子吧!

目前有三支兵马已经是定下来,谭兵要去山西,历韬则是去陕西,孙鑫可能会去宁夏一带,然后归化城那边要专门安排,齐武会派往那边。

有些事情说起来也是比较古怪,王通掌握大军的时候,朝廷内外都是猜忌提防,唯恐他有异心,可等王通自贬去了松江,万历皇帝和朝中大臣们选择留在京师周边的虎威军各团的时候,却又反了过来。

自然要选最放心的,历韬、孙鑫、谭兵等人虽然也是天子亲信,不过他们身后也有这样那样的背景,比如说历韬和宣府以及蓟镇的关系,谭兵和商团武装的关系,孙鑫和京营的关系,这些都是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