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7 章(1 / 1)

锦衣当国 特别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些牛羊肉卖远些,河南、山东、南直隶之类的地方,要是生意能做开,今后也是财源。”

吴大在那里琢磨了琢磨,双手拍了下,躬身赞扬道:

“难为侯爷怎么想到的,冬日里牛羊肉太多,京津那边价钱压的太贱,咱们赔上草料脚力还赚不到什么,可其他几处价钱高,船上能装的多,这可是笔大买卖,小的也听海上人说过,咱们这边一到冬天,没什么货物向南边走,跑空船又不太值得,侯爷这法子,实在是方便。”

王通笑着点点头,这个法子却不是他拍脑子想出来的,而且阿巴贡从前提过,说是在那欧洲几个国家就是这样做,冬日里将冻肉冻鱼之类的运向南方,这是一个很大的生意,可巧王通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之中也有类似的架构,正好用上。

说完这个,王通拍了拍桌子,指着王大说道:

“你大儿子今年十一了,你家里十五岁左右的男丁子侄不少,你要是想,拟个名单,等回来的时候就安排到各处学本事办差事。”

听到这话,吴大一震,却是伸手扯了一把边上的吴二,兄弟两个都是跪了下来,激动的说道:

“侯爷的大恩大德,我们吴家全家下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

“不用下辈子做牛马了,这辈子好好做就是!”

王通打趣了句,众人都是哄堂大笑,子侄是不是跟着王通,是不是在各个衙门办差,这已经是王通系统中看你有没有进入核心的标志,吴家帮着王通办事也有几年,身份也有,钱财也赚了不少,却始终在其他人那边抬不起头,就是因为这个。

现在王通给了承诺,也等于给了他们家一个将来飞黄腾达的承诺,这让吴大吴二如何的不激动。

他们二人从前是井底之蛙,在山东窝赃销赃,勾结官府自以为风光无比,等被王通抓来跟王通办差,才知道这世上什么是风光,什么是权势。

……

“恭祝侯爷一路顺风!!”

还能听到岸上有人在喊着送别的话,王通却已经在客舱中看起了文卷,这等官船实际上等若是移动的房屋,客厅、书房、卧房都是一应俱全。

“都堂,京师那边的文报今日的已经到了,方才在岸上交的。”

陈大河捧着一个皮袋走了进来,王通点点头打开了皮袋的封扣,从里面抽出了文卷,锦衣卫和治安司会将京师的大事和需要注意的情形汇总给他,这个对王通来说是必须的,总不能一去几个月,对京师的事情懵懂不知。

拿出文卷后,翻看几页,却抽出了一封信,王通看了看信封的署名,笑着说道:

“徐广国观望局势的本事倒是有的,可惜总是晚了一步。”

陈大河笑着望过来,王通摆摆手上的信封,开口说道:

“这人是等到我出京办差的消息确定之后才来了这封信,若是这消息没确定,我是不是还有圣上眷顾,那一切都说不准,他也不会被我拖累,若是消息定了,那就不过是个小波折……”

说话间,王通拆开了信,大概浏览几眼,伸手弹了下信纸,调侃说道:

“提醒的倒是中规中矩,让我千万慎重,不要去得罪松江徐家,要不然会有麻烦。”

陈大河在边上接口凑趣说道:

“侯爷准备如何做?”

“船都离岸了,还能如何做,查下去就是了。”

就在王通说这句话的时候,在船厂那边的海湾,两艘炮舰正在升帆离港。

……

天下间最富的地方就是苏松常三府,如果不是苏州府有六县一州,规模总量大,那松江府就会是天下最富,不过松江只有华亭和青浦两县,总量赶不上。

松江府的治所在华亭县,初来华亭县的人经常会糊涂,到底那个才是县城,因为松江府的第一豪门徐家府邸气派非凡,以徐家为中心在城外形成了极为繁华的区域,从住户到店铺,酒楼、青楼,什么都有,好像是个城市一般,一进城内,反倒是觉得这城内比起城外来,实在是差的太多,就连府衙都寒酸之极。

这天下间不都是城内繁华过城外吗,除却少数几个因为运河繁荣的地方。

在松江府这里,在府衙和县衙中做个差役,绝没有在徐家做个下人舒服,至于各个衙门里的文吏和差役头目,那都是徐家的体面下人担任。

这也是江南的规矩,豪门的家仆塞满了衙门,那些由科举上来的官员只是孤家寡人,想要办事做事,全要依靠这些豪门家仆办事,他们自然也就成了当地豪门的提线木偶。

七月间,松江府已经炎热异常,中午时分的人都少了很多,不过在徐府的门前,还是有十几名下人在等待。

有熟悉徐家的人看到,都是咋舌,徐家大管家都是在门前,这可是伺候过徐阶徐老太爷的人物,平日里就算松江知府来了都未必能见到的,居然在门前等候,到底是什么人要来,真是稀罕。

十几骑簇拥着一辆马车向着这边来到,马车停下,徐府的大管家慌忙走下台阶,有人搬着木凳到车下,那大管家掀开了车帘。

“这等天气,何苦折腾老夫,老夫年纪也大了。”

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从车上走下,带方巾,身着宽袖道袍,云冠布鞋,一看就是个致仕在家的文官,这老者言谈举止之间从容淡定,让人一看就是肃然起敬,心想这不知道是何处来的大儒名臣。

“戴先生辛苦了,府内已经弄了冰镇梅汤,快进去喝口解解暑。”

那老者被搀扶着下来,笑着说道:

“江南地方也就是南京城和你们徐家有冰窖着,你这老货,你家老爷心急,你就不会劝劝,任他这么折腾?”

“戴先生,这次可是大事,京里来人……”

“甚么大事,当年那海瑞难不成是别处下来的。”

八百二十六

听这“戴先生”这么说,那管家却不接话,笑着说道:

“今日庄子上来了不少客人,老爷抽不开身,不能亲迎,还望戴先生莫怪。”

戴先生走下马车,掸了掸袍服下摆,轻笑着说道:

“能有你这老货出来迎接,这就已经是好大脸面了,能有什么怪罪的。”

听着外面马蹄声响,有人高声招呼,显见有人又到了,大管家却没理会再来的客人只是陪着那戴先生向里面走。

入门几十步就是回廊,回廊却是建在一个大池塘之上,池塘说是个泊子也不为过,颇为广大,在回廊上向下望,能看到水中鱼儿游动,在另一处又有鸳鸯水鸟戏水,真是有如画境,美不胜收。

这位戴先生不是第一次来,但还是走的很慢,左顾右盼的欣赏,显得颇为入迷,正行走间,前面有几名丫鬟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