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1 章(1 / 1)

锦衣当国 特别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千头万绪的事情也多,兵部和户部以及内监衙门都派出了办事的官员宦官赶往归化城,其余各相关衙门也都是忙碌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王通的这场胜利,各部尚书侍郎表露出来的没什么欣喜,更多的都是敌意,上行下效,大家都明白自己的立场。

锦衣卫衙门之中倒是一切正常,昨日刚有人闹过,今日京师内百户以上的军将都是早早的来到衙门等候。

天刚刚蒙蒙亮,皇城的钟鼓敲响不久,万历皇帝最亲信的宦官之一,司礼监六科郎掌司赵金亮就带着旨意过来传旨了。

“……王通为锦衣卫都指挥使……”

旨意上套话说了一大堆,但最中心的这个意思大家都是听懂了,今后大家叫王通,就要称呼为“王都堂”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在朝会时候是在武臣的第一位,平日里上朝照例也要随侍,不过张居正执政之后,觉得一个内卫武臣,没必要出现在朝堂之上,也就改了这个规矩。

不管张四维和申时行对张居正的政策是遵从还是改革,这个习惯倒是延续了下来,锦衣卫都指挥使有事入朝,无事办差,这实际上等于是降低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地位。

如今王通在这个位置上,万历皇帝自然要抬举,大清早在锦衣卫衙门宣旨,就是为了让锦衣卫的人知道这件事之后,王通尽快上朝。

旨意宣读完毕,赵金亮笑嘻嘻的上前道了声恭喜,倒是看的跟来的几名宦官乍舌,赵公公年纪小,可从骨子里就有股傲气,除了对万岁爷和那些祖宗,什么时候见他这么客气过。

军法司、巡捕司、整训司以及城内各个千户都是上来道喜,锦衣卫都指挥使腰牌要换成象牙牌子,也早就预备好了,给王通挂上,换上一身官服,简单招呼声,直接被宫中就去了。

御门听政,奉天门的偏殿之中,一干人早就是在那里奏事议论,王通在外面通报之后走了进来。

对于有资格出现在朝会上大臣们来说,他们大部分人对王通都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这些日子这么多事,他们自然也不会给王通什么笑脸和善意,各个都是神色漠然的看着,没有任何的表示。

王通穿着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服,人的确是年轻的不像话,许多大臣看到王通之后又看看万历皇帝,心中感叹,少年天子少年臣,我们这些人的确是老了。

平日里对王通的传闻都是如何的骄狂,如何的仗势欺人,今日见了,并没有在王通神情举止中看到什么飞扬跋扈的成份,反倒是能感觉到王通有他那个年龄段不应该有的沉稳,旁人上朝,手上都拿着几本奏折,这王通却是捧着一大本文卷,也不知道拿的是什么。

“王通,你这拿着一大叠文卷是什么?”

万历皇帝笑着问道,王通连忙出列举起手中的文卷说道:

“回禀陛下,臣所拿的是供状,昨日下午,有数百人聚众在锦衣卫衙门之前喧哗鼓噪,后经查明,此事有人在背后撺掇指使,臣手中所拿的,就是这些乱民的供状。”

万历皇帝神色一沉,肃声问道:

“是何人在背后撺掇指使?”

“回禀陛下,锦衣卫昨日审问,前段造谣北征兵马军纪败坏的,昨日撺掇指使人围攻锦衣卫衙门的,都是一人背后指使,吏部尚书严清严大人!”

“王通,你今日上朝,就敢这般血口喷人!!”

还没等万历皇帝说话,户部尚书王遴已经出列,指着王通怒喝道,王通抬头瞥了一眼,冷声回答:

“王大人,王某手中有口供,有人证,并非血口喷人!”

“呈上来看!”

看着王遴还要再说,万历皇帝在上首喝道,王通连忙将口供送上去,万历皇帝皱着眉头在那里翻看,下面朝中大臣们则是互相交换眼色,都是凛然,这王通好狠辣的手段,好大的胆子,上朝第一日,居然就要对吏部尚书严清动手。

万历皇帝翻看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阴沉,抬头盯着严清说道:

“严清,这是怎么回事?”

严清白须白发,年纪已经不小,上朝照例都是赐座的,听到万历皇帝询问,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站起跪下说道:

“回禀陛下,这些都是臣所为。”

王通直接了当的控告,严清直接了当的承认,这举动都是让朝堂上的人意外,官场上讲究含蓄三分,讲究遮掩,这等白刃相接,实在是让人不习惯。

还没等万历皇帝说话,严清又是开口说道:

“陛下,臣做这等事的确不甚光明,还要牵连家人亲朋,臣知道这个后果,臣之所以这般做,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是为了不要让小人窃居高位,祸乱朝纲,是为了不让武夫心怀叵测,做大逆之事!”

严清偌大年纪,说这番话时,须发飘扬,当真是铁骨铮铮的模样,活生生是大明的良心!

八百零一

严清此时的样子如果放在外面,真会有不少年轻的书生和官员会热血沸腾,恨不得此时仗义为社稷正道去死。

不过在这偏殿之中,这等作派也就是万历皇帝会迷惑下了,不管是太监还是大臣,各个神色漠然的看着。

万历皇帝也仅仅愣了下而已,随即看向王通,他的态度用意王通自然也是明白,王通转过头开口问道:

“严大人,禁军、蓟镇军、大同军出征北疆,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他们这等举动,是心怀叵测,还是要做大逆之事?”

严清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

“你这样的奸邪小人为求自家的功业,不惜陷大明于危急境地,那些将士若战死,也是你个人野心的牺牲,你冒险成功只怕那些将士被你收买,成了供你驱策的鹰犬,成了你的帮凶。”

这样的言语,让王通瞬时间热血上头,如果不是在殿堂之上,王通上前动手的心思都有,他深吸了口气,开口肃声说道:

“王某率军出塞三次,宣府张家口堡外,古北口外,加上这次大同杀虎口外,前两次都是斩首过两千,堂堂正正的大胜,朝廷下旨褒奖,这次北疆攻打归化城灭俺答部,斩首杀敌近五万,我军死伤不过三千,几次出战都有大胜,代价这般少却有这样的战果,即便王某不说,知兵者也能看出王某所做是成竹在胸,极有把握,怎么能说是冒险,怎么能说是陷大明于险地。”

数次大胜,说明王通有胜利的能力,而极少的伤亡换来这般辉煌的战果,说明此战并不是冒险和侥幸,是有所谋划。

严清冷冷的瞥了王通一眼,只是开口说道:

“巧言令色,奸邪小人!”

王通摇摇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