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9 章(1 / 1)

太平洋超级帝国 古风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前所未有的,自然就遭到了朝堂之上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当然要除了三杨以及英国公张辅四人,因为无论是反对或者支持,这四人似乎都不在乎,并未发言。

  对此,朱祁镇却是不顾朝堂重臣的反对,一意孤行,而朝臣们没办法,只能一天天上书,希望朱祁镇能够收回成命。

  可朱祁镇年龄很小,性格又倔强,只能不会理会朝臣们的上书,甚至他们越上书,就越让朱祁镇坚持自己的主张,所以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

  数日之后,当李江离开临高的那一日,于谦调任两广的消息传了过来,与之一起传过来的还有关于合并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以及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消息。

  说实话,对于这个消息,连于谦本人都十分惊愕,因为他也没想到这次朱祁镇会如此看重他,不仅亲自下旨将两广合并,而且还让他担任布政司使,虽然看似只是平调,但其实职权进一步扩大了,而且他相信朱祁镇的想法绝对是让他名正言顺的接管两广之地,以进一步对外开放。

  不得不说,为了大明的强大,朱祁镇的魄力很大,更是豁出去了,不顾朝臣反对,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祖制。

  南洋大臣府,后厅之中。

  王骥坐在于谦一旁,一脸羡慕的看着于谦道:”于大人!可喜可贺呀!“

  “哎.....”于谦对此却是一阵苦笑,道:“什么呀!王大人!您是聪明人!难道还不明白陛下心思吗?这是让我与整个朝堂对抗呀!”

  于谦所言自然所言非虚,他虽然深受朱祁镇爱护,但是毕竟朝堂之中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如此一来,于谦所要承受的压力是空前的,你说他能不苦笑吗?

  于谦说完,王骥却是微微摇头,说道:“于大人!千万别这么想,如果你能够扛住压力,将来必定入阁!要知道前一段时间,陛下将阁臣人数提升到了八人,虽然后来这个决议搁置了,但是于大人却有着很大希望!”

  “哎......吾还是先做好此前的事情吧!这次调任恐怕麻烦更多了!”

  .......

  汉华王国东阳城,大统制府内。李江此刻也在查看着这则消息,说实话,对于朱祁镇的这番操作,李江其实早就料到了,毕竟朱祁镇年少轻狂,虽然亲政了,但是所做的决定几乎都是意气用事,很少经过斟酌的。

  而且,朝臣们越是如此,他越是往相反的方向下决定,所以他能够有所决议其实一点不奇怪。

  而李江也不关心这些,他关心的是一旦两广合并成立新的布政使司,那么所带来的后果会如何,会不会对汉华王国产生影响,尤其是于谦调任了两广担任新的承宣布政使司。

  这种情况之下,变化是肯定的,但怎么样便,变成什么样,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李江也需要尽快应对这突然的变化,毕竟到了于谦到任之后,如果再应对,那一切都晚了。

  当然,其实李江也可以派人找于谦谈,可是于谦会不会谈,或者说谈判有没有结果,这些还未可知,因此李江觉得还是未雨绸缪为好,他觉得即使有变化,也是好的变化。

  ........

  数日之后,随着朝廷派下来的传达圣旨的官员到达临高,于谦正是卸任了南洋大臣一职,而后转调到了两广承宣布政使司担任布政使。

  由于一切都比较仓促,再加上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比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要发达,因而最终布政使司衙门还是沿用了广东的。

  如此一来,于谦在卸任南洋大臣一职后,随即在护卫的护送下来到了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

  至于南洋大臣一职,却是没了下文也不知道是不是朱祁镇故意忽略,还是有意拖延,暂且让于谦监管着南洋的一切事务。

  而王骥这位钦差大臣更是因为没有旨意下达,不得不暂且留在了南洋大臣府,似乎朱祁镇有意让他比接管这一切事宜。

  对此,王骥本人也是一头雾水,他只得暂且留在府上,一边多接触当地商人,一边等待着朱祁镇的旨意。

第五百八十二章朝鲜出事了!

  大明的这个大动作很快就引起了周边各国的关注,尤其是位于东洋、与南洋的一些势力与小国,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机遇,一个让他们迅速发展的机遇,因为这样,大明或许会更加的开放,从而带动周边的发展。

  事实上,这种变化随着于谦到任已经悄然展开了,因为随着于谦到任之后,他立即整顿了布政使司衙门当中的各种蛀虫,而后又调动了驻军,清剿了一批当地的盗匪地痞,可以说动用了雷霆手段,将一切牛鬼蛇神都统统扫入了垃圾堆。

  在一番清扫之后,于谦再次出招了,他直接召集了原本的布政使等数位高官,开了一个秘密的会议,哦!不准确的说是,协商。

  虽然这些官员因为朱祁镇的一道圣旨,自动降了半级,但他们其实并未有怨言,因为这些二品大员对于谦已经心悦诚服了。

  可别不信!

  此事的确是真的!

  这些二品大员都是大明的高官,对于朝堂之中的局势自然一清二楚,如今于谦圣眷在手,谁也无法阻挡于谦接下来的行动,除了陛下本人,因此他们就算心中有所不满,也不敢有任何举动,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样做反倒会给于谦把柄,到那时他们就算是想要全身而退也来了。

  相反,若是他们无条件配合,或许还能通过于谦获得圣上的看重,到那时进入朝堂重臣行列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对于他们心中的想法,于谦也心知肚明,可是他却并未点破,因为他深知如今初来咋到,需要的是官场稳定,并且对外敲山震虎,以内外结合,彻底根除两广地区的各种毒瘤。

  这般一来,扫清了各种障碍之后,才能继续改革,才能继续开放,将两广打造成新的临高。

  .........

  对于于谦的各种大招,朝堂之上反而如往常一般,大部分朝臣依旧在上书,但对于于谦本人,却是只字不提,尤其是他在两广到任之后的一系列大动作,都是视而不见,似乎根本不知道这一切似的。

  但事实的真相真的如此嘛?

  当然不!

  他们之所以不提,是因为他们深知如今于谦圣眷在心,就算上书,也只会挨骂,反倒是他们继续上书,却能够刷存在感,而且也不会惹得朱祁镇大声呵斥,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单纯想要通过上书来改变朱祁镇的想法了。

  他们真正想要改变的还是皇权与相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