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为将军峰。
而广义上的长白山脉指的是东三省东部以及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
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地区。辽河平原往东就是成片的山脉。明长城就是沿着这些山脉的险要地势而修建。
出抚顺关,沿着浑河,有建州女真浑河部。有萨尔浒、界凡寨,然后便是建州右卫控制的古勒寨。
然后,顺着苏子河向东五十余里,便是赫图阿拉。这里是建州卫的所在地。
建州卫往约十里的山中,便是建州左卫所在佛阿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州三卫早几十年都是共同的一个部落。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争斗分化成为三卫。但三卫之间的贵族、首领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
譬如:日后万历年间,建州右卫的指挥使王杲就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
如今三卫中实力最强的便是世袭建州右卫官职的苏护部。其部主要的人口、兵力便是在古勒寨。
位于赫图阿拉的建州卫,其卫指挥使、锡宝齐的堂兄哈丰阿早就跪舔苏护部首领布耶楚客。
距离这么近,布耶楚客的实力这么强,所以锡宝齐、福满父子才会如此的忧惧。
…
锡宝齐长叹一口气,道:“福满,你没去大帅岭见过那位张大帅的手段。不敢萨尔浒、界凡寨等城主是否被迫加入苏护部的叛军。明军一来,他们都得完蛋。张大帅绝对不会听他们辩解。”
福满二十多岁,眼界、智商都不缺,迟疑的道:“这…”
锡宝齐道:“咱们也别想着加入明军如何如何。你是没听张大帅的原话。他令海西女真四部攻福余卫残部,但是明言朵颜三卫旧地归大明。谁敢多占一寸土地,勿谓言之不预。
所以,海西女真四部拖延着不肯灭掉福余卫。灭掉福余卫,怎么拿大明的好处?同时也是在隐晦的向张大帅施压:你给的利益不够。他们是第一批主动倒向张大帅的部落,张大帅纵然再强硬,也不能随便找借口杀他们。”
福满点点头,示意他明白。
汉人里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嘛。
关外的厮杀,主要原因就是利益。而这利益具体起来就是两点:人口、土地。
关外的战斗如果攻破某个堡、寨或者城池,基本都会将女人、孩童变成自己部落壮大的“养料”,其余的自然是变成奴隶。
而越是肥沃的土地,越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他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大明距离很近,早已经学会耕种、锻造。基本都是一半人负责种地,一半人负责渔猎。
张大帅命令不准侵占朵颜三卫旧地,那海西女真灭掉福余卫的动力确实不足。
人口当然是可以从福余卫获得的。但是没有足够多的土地,海西女真四部拿什么去养人口?
现在,海西女真基本是一边拿着和大明交换来的刀剑,一边“放养”福余卫。时不时的去割一刀。
福满头疼的再次问道:“那父亲,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咱们终究是躲不过去的。”
锡宝齐沉默半响,道:“逃吧。只要建州右卫、建州卫那边派人来问我们的意见,我们直接带着部众逃到山林中去。只要大明出兵,灭掉苏护部的叛乱根本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福满,你先带一批人到山中去建立一些茅屋、据点。尽可能的远点。”
福满振奋起来,道:“好的,父亲。那万一情况不妙,咱们要逃进鸦鹘关里面去吗?守关的佟胖子很贪财,我们几百人要进关的话,得提前打点一二。”
锡宝齐紧抿着嘴唇,仿佛是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摇摇头,“不。我们不能进大明的地界。现在是张大帅总督辽东军务,他正在搞什么改革。沈阳的报纸你也看了。咱们的族人进去,很快就会被消化掉。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不能败在我手里。万一情况不济,咱们往东边的董鄂部那边走。”
福满用力的点头。
父子俩商议已定,立即开始执行。按照常理来说,明军出关灭掉苏护部的叛乱,算是行军时间,大概一个月就行。他们照这个时间准备粮食。
然而…
…
…
张昭于三月二十四日率部抵挡辽阳。
辽东总兵郭令率领着辽东镇的将校们在辽阳城外迎接着张昭。一起的还有掀起抵达的庞泰等人。
“下官等恭迎大帅。”郭令带头下拜。
张昭骑在马上受众将一礼,目光掠过四十多岁的郭令,吩咐大军在城外的军营驻扎,参加军营中的接风酒宴。
宴会后,张昭单独召见辽东总兵郭令。小帐之中,只有王武、庞泰作陪。
郭令的幕僚陈师爷和7名心腹将校在繁忙的军营中聚拢在帐篷外,一起等候着郭令出来。
春风习习。
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一名千户实在忍不住,低声道:“陈师爷,张大帅不会…”他悄然的做了一个割脖子的手势。
张大帅明显对他们这帮人很提防。连辽阳城都不进,直接在军营中重开接风宴。
陈师爷瞪眼道:“瞎说什么!”朝廷的大将是随便可以杀的吗?得证据确凿,得请示朝廷。张昭要是连这点都拎不清,迟早就是身死族灭的结首发
明末时,有位头铁娃,未经请示用尚方宝剑擅自斩杀大将。为这事被皇帝心里惦记上。
千户赶紧缩脖子。不是陈师爷的语气严厉,而是最近大家都有点怕他。读书人心黑啊!他们的同僚已经吕列被处理掉了。
这些人在外面议论时,小帐中其实是另外一番场景。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
小帐之中,摆着一套桌椅和简单的行军床榻。这小帐是张昭的休息之地。
张昭和辽东总兵郭令在小圆桌前坐着喝茶。
张昭并没有把郭令如何如何,而是平和的向他询问辽东都司这里的各种情况。一个正二品的总兵,手握数万大军,这点场面、礼遇还是有的。
“郭总兵对建州右卫的叛乱如何看?”
张昭喝着茶,话锋突然一转,没再问辽东都司的情况,而是直言不讳的问起关外的叛乱。
郭令长相粗犷,行为举止有着刻意的粗鲁。这是他的一种生存哲学。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盔甲,手脚粗大,看起来孔武有力,还能提刀上阵砍人。
郭令粗豪的笑起来,身上的盔甲叮当作响,他亦提防着张昭突然发难,道:“大帅,跳梁小丑何足挂齿?要我说,早在二月份他们举旗叛乱时,直接从铁岭卫抽调一千兵马,一两天就能平定叛乱。”
这话隐隐带着指责张昭拖延,导致如今关外局势震荡的意思。
张昭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道:“动荡好啊。动荡久一点,很多水下的妖怪就露出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