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非常简单,容易上手,老少皆宜。十分便于流通。
弘治皇帝答应考虑考虑,他需要征求重臣们的意见。
张昭突然思路落到这袁大头上面,还因为大宁都司土地上金、银矿的事。试想,金、银矿拍卖出去后,由大明商人经营。那挖出的金银流向何处?
很明显,最佳答案应该是流向国库。但是商人是做生意的,你拿什么置换这些金银?
明朝的纸币信用早就破产。而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暂时还没有货币功能。
所以,使用金、银制式的硬币去兑换最为合适。同时,这是征收了一笔铸币税。银元的含银量实际只有6408钱啊!
…
张昭离开乾清宫,由驸马都尉崔元送出来,刚过金水桥,就被李阁老的吏员(秘书)叫到文渊阁中。
文渊阁位在文华殿后,是内阁的办公地点。下午时分,内阁中人来人往,只是保持着安静。
很快,张昭就被吏员带着穿过大堂,到里面的堂屋中。
这里有六间房屋。其中有几间光线阴暗。但因为此时内阁中只有三名阁臣,三位大佬自然是用的向阳的房间。张昭被吏员带到李东阳的公房中。
张昭私下里和李东阳接触非常犯忌讳,但在公房中见面、交谈就不用担心这个。
“下官见过阁老。”
张昭面见弘治皇帝穿着绯袍常服。这时,站在公房中拱手一礼。
李东阳笑呵呵的道:“子尚,坐。等我将这封奏章拟完。”这并非是给张昭下马威,而是一种亲近的表示。
半响之后,李东阳放下毛笔,询问其蓟州镇的情况,“蓟镇整训的情况如何?”从李东阳的角度来看,他需要关心蓟州镇的整训。蓟镇十万大军,别改出问题来了。
张昭把大致的情况说了说,道:“阁老,军心士气可用。只待后日的战争债券销售成功。大军就可以发动对朵颜三卫的进攻。”
李东阳惊讶的道:“这么快?”
内阁和朝堂中都普遍认为张昭要等到道路修好后才会发动对朵颜三卫的进攻。而这个时间点恰好和蓟镇军整训完成一致。
这两条路,分别指的是京城北望古北口的道路,通州至开平中屯卫再转向喜峰口的道路。
自弘治十四年春,水泥配方被张昭进献给朝廷之后,工部就在组织人手重修京中通往四周的官道。但是因时间关系,上述两条道路还没有来得及修。
而老的官道年久失修,用来运输粮草那消耗得多大?
李东阳见张昭要解释,径直摆摆手。他固然是聪明绝顶之人,但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有自知之明,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张昭已经证明过他的能力。
李东阳从书案后走出来,沉思一会,道:“子尚,要不要我给你在报纸上呼吁一声?让人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买白条总是很难的。”
对这次朵颜三卫的战争,他还是很看重的。毕竟是他作为阁臣在御前定下来的。
如果张昭能够打赢,并占据大宁都司旧地。那他在朝堂中的声望将会暴涨。
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
李东阳愿意帮忙,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张昭并没有这个计划,但是多一个大佬帮忙喊几声也是好的,躬身行礼道:“如此多谢阁老。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对付能力的问题。”
李东阳笑着点点头。
以他的精明,当然听得出张昭意思是能解决。但他帮助张昭,本质上还是政治上的考量。而张昭没有拒绝他的帮助,这种态度尤其重要。
张昭从内阁告辞出来,对十二日的拍卖再多几分把握。
李东阳没问他见弘治皇帝有什么事,他也没主动去说。这算是一种默契吧。
之前,张昭基本要靠李东阳照拂,算是李阁老线上的人。连首辅刘健都认可这个逻辑。
但是,张昭此时因“朵颜卫犯顺天府”之事,彻底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手握重兵,主导着剿灭朵颜三卫的战略。
他这一票对李东阳很重要。他在李阁老面前,差不多可以算政治盟友的待遇。
…
…
出皇城之后,崔元的长随正等在东华门外的柳树下,他笑呵呵的上前来作揖行礼,“伯爷,我家老爷已经派人去通知张三爷、周公子等人,还请稍待。”
张昭道:“没事。我也要通知一个朋友。”
今天美食镇中的教坊司分号开门营业,和隔壁绿绮楼的分号联合起来搞一个“选花魁”的活动。崔元约他今晚去喝花酒。
张昭对大明的青楼,向往度不高。这并非因为他在假正经。而是他的娇妻美妾俱是一时之选、风情迥异的大美人。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生理上来说,他都没这个需求啊。
只是,崔元表示要帮他拉拢勋贵们购买战争债券。国人谈事情,在酒桌上谈的是大多数。他只能答应下来。
片刻之后,张昭把李幽喊来,会齐英国公府的三少爷张铭,长宁伯府的长孙周修,一起先行前往美食镇中的教坊司。崔元崔驸马要等从宫中下值后,再汇合他约的勋贵子弟一起前来。
下午五时许,美食镇中极其的繁华。商贩、行人在街道中穿梭,车水马龙,叫卖声不断。
张昭在顺天府废除卫所释放七八十万人口。美食镇、东城这里就吸纳了将近三四十万人口。再加上外来务工的人口,还有过来消费的京中人口,这里的繁华可想而知。
教坊司的东城分司位于美食街的东面,简称东楼。和一排排热闹、繁华的勾栏、瓦舍相邻。
当初美食镇初建,将娱乐区中最好的两块位置给了教坊司和绿绮楼,以求聚拢人气。但最终却是陈夕凤的亲民路线“勾栏、瓦舍”大获成功。
抵达东楼后,老鸨将张昭等人招呼到里面二楼的一处雅间中。自有大茶壶过来招呼。
稍等片刻,崔元带着七八名京中勋贵家的子弟到来。张昭的便宜大舅子陈泰亦在其中。
众人纷纷向张昭行礼,一一上前来拜见。
“参见伯爷。”
“伯爷果然如传闻之中。一表人才,英俊非凡。”
“在下广宁伯之子刘泰,见过伯爷。久仰久仰。”
张昭目前的身份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地位比这帮勋贵子弟的父辈还要高。可以说,目前明朝的武勋之中,仅有三人地位比他高: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魏国公。
张昭坐着八仙桌的主位上,坦然的受众人之礼。只是微笑着点一点头即可。
坐在张昭身旁的李幽羡慕的看着这一幕。这真是人生的巅峰啊!他到九边游历,想要博一个封妻荫子。没想到反倒是张昭在京中把这条路走通。
崔元正和雅间中的帮闲询问,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