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的众将簇拥着他进入大营中。这其中的分寸他拿捏的很准。
蓟州镇是九边重镇。明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三次打到京城之下,有两次就是从蓟州镇突破。
第一次,嘉靖年间,鞑靼俺答汗从古北口入。第二次,崇祯年间,满清皇太极自喜峰口入。这次事变导致袁崇焕被杀。土木堡那次直接从大同打进来。
在大宁都司没有放弃之前,蓟州镇并非前线。其兵马战力历来就很差。在戚继光戚少保总理蓟、辽兵事之前,蓟州镇兵马一直都是难堪大用。
此时,蓟州镇设总兵官一人,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十人,游击将军六人,统领南兵游击将军三人,领班游击将军七人。之下还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
总兵力十余万。
张昭没有召诸将前来。诸将自然不敢擅离职守。汇聚在这里的都是蓟州镇内的将校。
在三屯营休息一晚之后,张昭第二天上午带着蓟州镇七名将军登上明长城喜峰口,远眺塞外。
“三千年来谁著史?”张昭拍着长城上的砖墙,在险要的山间隘口上轻声感叹着。
他想起明末的故事。那是华夏百姓最深沉的苦难之一。这一次,他要皇太极连成为种子的机会都没有。
庞泰、王武跟在张昭身边。还有几名今年六月份从新军营初级学堂毕业年满十六岁的青年。他们充着张昭的军中参谋。张昭有意培养他们。
庞泰道:“少爷,大宁都司被裁撤,这里就成了前线。想依靠山河之固终究是不靠谱的。蓟州镇十余万军队分布在这漫长的边墙上。每个隘口只有两三千人。北虏的骑兵动辄数万骑联合入寇,这怎么守得住?”
阮兴眼角跳了跳,张大帅身边的人都是锐气十足啊,连太宗、宣宗的过失都敢指责。赶紧解释道:“大帅,喜峰口这里出塞路途难,朵颜卫那边过来也不容易。蓟州镇守得住。朵颜卫自成化年间,就没有犯境。”
张昭笑了笑,不想和阮兴掰扯,道:“嗯。阮总兵的辛苦,我看在眼里。你好好做事。”
朵颜卫傻了才敢一家来打大明。但是他们混在小王子的队伍中入关抢掠,你阮总兵知道?
下了长城,张昭带着亲卫沿长城巡视蓟州镇各地的兵将。把古北口、居庸关都跑遍,做到心中有数。于七月二十二日下午返回京城。
临进城前,庞泰道:“少爷,蓟州镇兵将难堪大用。燧发枪都给各部装配。加起来不下一万支,却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属下建议调新军营一团,驻守密云,以防不测。”
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务
明朝的军队中向来配有火器部队。当年,明成祖朱棣就将火绳枪的战术玩的娴熟无比。神机营威震漠北。
所以,当庞泰发现蓟州镇各军中的燧发枪兵没有形成战斗力后,立即就得出结论蓟州镇的兵将不堪大用。
因为排枪击毙战术,要的就是大量、严格的训练。列队这种东西根本没法作假,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得七七八八。
连燧发枪兵的训练都不抓。其他兵种,步兵、骑兵的训练会抓吗?
张昭道“嗯。我回头上一本奏章上去。”
庞泰作为他的心腹,知道他内心中的想法。在顺天府、天津卫和京中权贵们妥协之后,他在北直隶就不准备再妥协了。将要采取平凉府模式分田地。
第一,他如今的职权在这里,可以抗住目前北直隶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第二,关于废除卫所已经在朝廷、京师取得共识。大势在他手中。
所以,调新军一团去密云,防备的是蓟州镇一些人狗急跳墙,搞内外勾结的把戏。
以张昭目前的职务、责任,只要朵颜三卫,或者鞑靼人打到顺天府,届时会有大把的人弹劾他。张昭仕途上升的势头就会终结。
而如果能打到京师下,张昭基本就可以准备自杀谢罪。
“走吧!回京之后事情还有一大堆落下的功课要补。小泰,通知下去,让真理报选拔一批优秀的编辑,准备派往辽东镇开分社。”
“是。”
…
…
张昭在七月的整个行程,其实有一点本末倒置。
按照常理来说,他在六月十一日的大朝会上接任后军都督府之后,首先应该先行梳理后军都督府的人事和防区,然后再去搞废除卫所的事。
但是,张昭直接先前往永平府考察,将永平府的开平中屯卫确定为第一批移民之地,准备大搞建设和开发。作为将来出塞进攻的基地。
王承裕曾经问过张昭,“为什么?”
张昭答道“泰山大人,后军都督府的事务是日常工作。做的好是本份。无法出彩。而剿灭朵颜三卫是我提出来的战略,事关荣辱。这要优先去做。
至少要让朝廷诸公和天子看到我正在迅速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并且在持续的推进。”
这话让王承裕无话可说。这明显是政z优先的意思。他一个四十岁的人还没有张昭看得透彻啊。
张昭在六月中旬担任后军都督府都督。随后立即卷入到“真理报阻塞言路”的攻讦中。原后军都督府都督武安侯郑英调右军都督府。原右军都督府都督保国公朱晖赋闲在家。
在顺天府卫所废除期间,武安侯郑英并未对后军都督府的工作作出任何的改变。
这其实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蓟州镇下辖的卫所,除了永平府,其余全部都在顺天府境内。卫所的士卒全部给张昭、王承裕给“释放”为民户。
只留下正在服役的士卒,十万人。
所以,整个蓟州镇的长城防线在这一阶段是非常脆弱的。张昭其实应该优先解决这个问题,而非去永平府“视察”,准备将永平府打造为反击的基地。
张昭回京,现阶段就是要补这方面的功课。
第一,整训蓟州镇的军队,使其保持战斗力。第二,卫所没了,要建立起健全的预备役制度,以求在战争爆发后,能够迅速的动员,补入边军中。
同时,还要为永平府移民、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接下来,他就有可能要坐镇永平府。
…
张昭回到京中后,立即给朝廷上书。同时,还给弘治皇帝上了一封密折。
偌大的王朝,横贯东西南北。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发生。在近一个与的时间后,关于剿灭朵颜三卫的新闻只剩下的一点渣子沫,基本无人再谈论。
张昭的奏章第二天到内阁中。奏章被中书舍人送到谢迁的值房中。
明代在天启年间,内阁辅臣们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奏章的分发很随缘。但是,票拟权只在首辅手中。基本上可以这样看内阁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