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500斤)以100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周豫。
现在瑞昌号当日卖不到这么贵。而且,基本都是军镇在采购。价格是1两银子100斤。降价20倍。即便如此,瑞昌号的利润依旧高达50。
换言之,仅仅是水泥厂,瑞昌号一天能有20两银子的纯利。一个月就是600两。产能再扩大后,一个月便有2400两的纯利。这相当的恐怖。
“要注意防护污染啊。厂区要建造在下风口。不能让乡亲们骂我们王家。”
王承襟满脸笑容的吩咐道。看着水泥厂里辛勤劳作的工人。继续去视察在王家庄附近的燧发枪厂。这里的防护更加的严密。燧发枪的利润更高。
十几名掌柜、伙计簇拥着王承襟到工厂中。
一条条的流水线上,来自王家的产业工人们正在不断的打磨枪械零件,并组装。
新军卫的工匠带来了标准化和流程化。譬如内部使用的并非明朝常见的计量单位:寸、尺、丈,而是毫米、厘米、分米、米。而且作坊全部采用流水线作业。
分工合作,再进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新军卫、国泰商行在京中的工厂早就是这么干。
一名四十多岁的掌柜介绍着:“二少爷,我们一个月能制造300支燧发枪。先供应新军卫2000支,剩下的才能拿出去卖。”
王承襟微微沉吟着,道:“这产能不够。继续招人。”
那掌柜苦笑道:“二少爷,家里的青壮大部分都被调来。庄里的不少土地都抛荒。没有可招。除非是用县里其他家的青壮。到时候就怕难以保密。”
“把关键的生产步骤用咱们自己人,其他的工艺步骤用别家的青壮。小心着点,应该问题不大。再一个,以咱们家的地位,谁敢乱来?现在这产能实在不够看。耽搁赚钱。”
王承襟大手一挥,批准招人。正意气风发的在工厂中视察时,一名长随过来汇报道:“二少爷,新军卫的林镇抚又率领着商队前来购买物资。他们已经到了县城。”
“哦?快请。请他们来家里商谈。我去迎一下林镇抚。”
王承襟不敢怠慢。近日传到西安府的消息,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张昭张伯爷现在几乎是西北诸将之首啊!地位极其之重。以王家的权势对新军卫都必须要重视,怠慢不得。
…
…
石渠乡距离三原县城就五里地,骑马片刻可至。
王承襟带着随从们刚到村头的水泥道路中,就见林文宁一行二十余骑飞奔而来。
双方笑着见礼后,王承襟邀请林文宁到王家稍作休息,生意随后再谈。王承襟看看马队,问道:“张相公可曾来了?”
林文宁青衫文士装束,一张马脸特别醒目,捻须笑道:“张相公正率我们新军卫移防灵州城。令我前来找瑞昌号采购新兵训练用的物资。”
闰七月二十八日,他带着商队回韦州城,给大战后的新军卫做了补充。但是接下来的训练,新军卫要消耗大量的肉类、粮食、药物、弹药。所以,还需要继续采购。
王承襟禁不住叹一口气,“唉!”
他想起的是另外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的侄女一个月前曾随家中商队不远千里前往韦州城见张昭,回来之后,郁郁寡欢,时常哭泣。原因不问可知。
这事棘手的很。若是庶出也就罢了,给一个十八岁的名将做妾,王家并不算丢脸。关键是,他侄女是嫡女。族老们怎么会同意?这关系到王家的脸面。
…
…
新军卫后勤部门再次前来采购的消息,很快就传遍王家。
王家的族人合起来有十几房,约两千多人,这还不算名下田庄的人口、奴仆。
端的是一个大族。
整个石渠乡基本都是王姓,和王恕沾亲带故。
王恕的府邸占地很广,庭院幽深。还未出阁的姑娘们都是跟着父母居住。王六小姐和母亲住在这栋府邸的东路上房中。
秋风飒爽,庭院后的小花园中菊花绽放。
王六小姐穿着一袭青衫长裙,身段婀娜,娴静优雅,绝美的脸蛋更加清廋。她正在临窗前弹着瑶琴。将一腔情思都付于这琴声中。
“小姐,小姐…”
秋月穿着波点的白裙一路飞快的跑来,在房间的门口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小姐,新军卫的商队来府上了。”
“啊…”王六小姐惊呼一声,将古琴一推,霍然的站起来,一头青丝在秋风中飘拂。
“但是,张相公没有跟着来。他移驻灵州城。”
王六小姐顿时如同泄气的皮球般,惊喜的神情消失,气恼的道:“秋月,下次你再不这么一惊一乍,我就罚你去洗衣服、做饭。”
秋月本来只是逗一逗自家小姐,这会儿见自家小姐真生气,忙上前抱着王六小姐的肩膀,笑嘻嘻的求饶道:“我的好小姐,他不来,你可以创造机会让他来啊。他的商队不就是现存的信使吗?”
她发誓,这话真的是临时现编的。
王六小姐却是微微沉吟。朝廷每期的邸报,她都是看的。漆黑的美眸中流露出一抹神采。
“好。”
第两百四十八章 凭吊
张昭并不知道他对兵役的改革即将面临的阻力,也不知道王六小姐的想法。八月二十五日,他率新军卫接手灵州的防务。
随后,前往九十多里外的宁夏城拜访宁夏巡抚赵言信、宁夏镇总兵郭璘。相谈甚欢。
他和郭总兵相熟。之前七月份在韦州城中开军议,还聊过几句。而郭璘很清楚张昭将来的份量,对其斩首一万四千余也是很佩服,没有摆什么宿将的架子。
西北这里的边将,基本都是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不可否认有世袭的卫指挥使,像张昭印象不错的榆林卫指挥使姜汉就是世袭。但做到都指挥、总兵这一级的都有真本事。
而赵言信与李东阳有旧谊,对这颗冉冉升起的大明将星感官还不错。
此时还没到明末时那样,纯粹的以文官为大帅、督师,武将居于其下。张昭得授“新秦伯”,至少在面子上,巡抚们会维持和睦。
当然,要说对张昭多么尊敬,那是没有的。文官们现在连英国公张懋的俸禄都敢克扣,哪怕张昭这个新鲜出炉的伯爷?
晚间时分,宁夏镇的监军来拜会张昭。他在宫中有些门道,知道张昭深得陈宽、萧敬等宫中大佬的看重。
料理完这些官面上的事情,张昭返回富庶的灵州城。期间,又有附近的灵州卫、各堡、寨的守备、游击将军、参将、副总兵等来拜见。张昭这里再一次门庭若市。
耽搁数日后,九月初六,张昭率领王武、庞泰等亲卫以及韩瓒、骑兵连前往花马池。
新一期的邸报已经抵达,刊登了三边总督史琳的奏章。还有围绕此事的言官奏章。朝廷上估计在争论。张昭的奏章要比史总督晚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