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的确,任国公刘弘基的府邸也在布政坊,和他们御赐的宅子相差只有两?条街。
曹氏喜道:“到时候,我一定让我儿在娘家养胎待产!”
徐清麦笑道:“如此最好?。”
孕妇的生产时间可不受控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动了。若是在晚上?突然发?动,而她们又不住在一个里坊的话,恐怕她也束手无?策。
不过?从曹氏的语气里也能听出,恐怕刘娘子的夫家是不如刘家强势的。
她检查了一下?刘娘子的情况,刘娘子怀孕已经七月有余。上?次在宫宴看到她时,因为穿着宽松的襦裙,所以看着肚子并不怎么明显。但此刻一脱掉外衣,却?感觉肚子圆滚滚的,挺大的。尤其?是刘娘子人瘦,肚子便更加明显。
徐清麦皱起了眉。
刘娘子心惊胆战,怯怯的问:“徐太医,可是有什么不对?”
徐清麦安慰她:“倒也没有别的,就是觉得?按照你?的月份,这?肚子实在是有些大了……”
曹氏立刻紧张起来:“那可有什么妨碍?”
刘娘子也看着她,欲哭无?泪:“之前我其?实吃不下?什么东西?的,但都说为了孩子,怎么着也要吃一些。”
“凡事适可而止。”徐清麦道,“我们大夫的建议是,肚子里的孩子不能缺了营养,但也千万不要养得?太大,否则生的时候母体会容易难产。不过?你?也别紧张,这?几个月才是胎儿生长的关键时候,你?控制好?饮食,还是可以的。”
如果胎儿过?大,医生会建议实行剖宫产,否则容易撕裂甚至引起大出血。
她让刘若贤拿出从系统兑换出来的软皮尺,测量了一下?刘娘子的孕肚数据,宫高、腹围等等。
“这?东西?倒是很有意思。”曹氏显然是管理着家里的财务大权,对她的软尺和记下?的阿拉伯数字都颇为感兴趣。
唐朝这?些出生士族的贵夫人们,完全没有读过?书的十分?稀少。
见她感兴趣,徐清麦兴致勃勃的对她解释了一番:“现在或许只是在收集,但当我们接触过?一百个孕妇,一千个孕妇之后,就可以从这?些集合起来的数字里发?现规律。”
简单来说,她想要做一个数据库之类的东西?——当孕妇的肚子大到什么程度,容易有难产的风险?
在后世,这?样的规律和概率简直烙印在了每一个妇产科医生的脑子里。经验丰富的医生只需要瞟上?一眼,就能知道孕妇的肚子是大了还是小了。上?手摸一摸,就能大概判断出腹中胎儿有多重,有的时候甚至比B超还要更准。
可惜徐清麦并非妇产科医生,没有这?样的技术。而且古人和身体素质与现代人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她只能笨拙的从头开始做起。
这?是统计学的应用。
希望几年后,十年后,后续的那些妇产科大夫们能够从这?些数据中获益。
徐清麦又量了刘娘子的身高,大致的估算了她的体重,记录在了纸上?。这?些信息会在回去后详细的放入到刘娘子的医案里。
曹氏满意的看着徐清麦在做着这?一切事情,她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姐姐顾二夫人对这?位徐太医如此推崇。她刚刚在说起救死扶伤的这?些事情时,整个人简直是在熠熠闪光。
听闻这?位徐太医与孙思邈孙仙长是忘年交,果然是人以类聚啊。
“总之,少吃油腻的和糖分?多的东西?,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还有肉类。”徐清麦给刘娘子开了一个食谱,让她照着吃,“对了,鱼脍就不要吃了,会有虫子!一定要吃熟食!”
时人爱吃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这?时的生鱼脍全是淡水鱼生,寄生虫风险巨大。
刘娘子被她绘声?绘色的描述吓得?小脸雪白,连忙点头:“我不吃了,再也不吃了!”
“还有就是身体允许的话,多下?床走一走……”
诊治完之后,曹氏将徐清麦师徒二人送出去。
曹氏道:“我儿生产的时候,不知徐太医可否能来家中?”
徐清麦爽快答应:“自然可以。待我搬到布政坊后,您直接让下?人来找我就行,我散值后也可以直接过?来给刘娘子出诊。”
这?样就可以不用通过?太医院了。太医院可没规定太医们在不当值的时候不能出诊。
曹氏露出了愉快的笑容:“那就多谢徐太医!”
她想着,待徐太医搬过?来,一定要送一份重礼过去!
……
周自衡骑着马来到禁苑,通过?了侍卫的检查——主要是防止携带武器——然后进入到了九仙门?。
禁苑的范围非常大,之前重阳节宫宴所在的鱼藻宫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往西?走还有河渠以及小小的湖泊,他从汉朝的故都遗迹旁经过?,可以看到残桓断壁,诉说着不尽的沧桑。
现在的长安城是隋朝时建成。当时,杨坚让宇文恺建造一座闪耀的新都,宇文恺抛弃了原本的长安城池,觉得?它过?于老旧不合时宜。他选择在汉都的东南方向,龙首原高地上?重新建造一座崭新的无与伦比的新城。
宇文恺成功了,而汉长安则成为了废墟,掩埋在时代的尘埃里。
周自衡骑马经过?时,心里不免充斥着怀古的幽思。
汉故都再往西?,便是一大片井然有序、阡陌交错的农田,也是他今日的目的地。这?些农田已经割完了麦子,如今种着的是大豆,已经一片郁郁葱葱,看着十分?喜人。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已经在此地等他。
周自衡恭谨地道:“微臣见过?陛下?!见过?房相公、杜尚书。”
李世民颔首:“免礼。”
他刚从田垄走上?来,蚕丝织就的圆领龙袍下?摆还沾了一些泥土。
这?一大片就是大唐天子的籍田,有司农寺最出色的农夫和吏目来照顾着。李世民需要做的就是每个节气来这?里象征性的转一转,然后挥两?下?锄头。
周自衡觉得?这?不是形式主义,反而很有意义。可以让皇帝知道每年的收成,每个时候的农事情况。
李世民手一挥,指向这?一大片大豆,笑吟吟的:
“周卿,你?看这?片大豆种得?如何?”
周自衡笑道:“陛下?,这?里有全天下?最好?的农夫来管理,生长自然良好?,出类拔萃。”
李世民:“不过?,你?在润州屯收获的产量,几乎可以媲美这?些最好?的农夫所管理出来的籍田。难道润州屯的屯户们也都是全天下?最好?的农夫?”
周自衡从容不迫:“这?就是微臣所说,种地其?实是一门?学问。只会埋头种地是不行的,需要有人专门?来研究它,做各种各样的尝试,然后从里面?选择最优秀也最有用的那一种,再向其?他的人传道受业解惑。
“如此,这?些好?的经验才会逐渐的普及到整个天下?。”
杜如晦笑道:“这?就是你?让崔善为上?那封折子,想在司农寺里设置一个新署的原因?”
周自衡有些惊讶。
崔善为的速度居然如此快吗?这?才四五天的时间,中间还过?了一个重阳节呢。看来,崔寺卿的确是迫不及待了。
他道:“崔寺卿对这?件事颇有想法,微臣不过?是查缺补漏罢了。”
“行了。”李世民哈哈一笑,“崔善为可写不出那样的东西?。不过?,年轻人,戒骄戒躁,很好?。”
他欣赏的点了点头。
在他面?前知道不邀功,尊重上?司与长辈,这?一点很好?,即使很多比他年纪大的人也未必能做到。
周自衡一听这?话只能苦笑了,心中对崔善为敷衍的道歉了一下?:……这?可不是我主动说出来的。
他却?不知,其?实这?也是崔善为故意为之,将他的名字就放置在自己的名字之下?,谁都忽略不了。崔善为也想得?很简单,既然这?个年轻人已经入了陛下?的眼,上?升之势难以阻挡,那不如送他一份人情。
周自衡道:“微臣的确和崔寺卿探讨过?这?方面?的事情。”
“陛下?。”他抬起头,“微臣在江南之时,曾经接触过?无?数的农户。就譬如江东犁一事,那些世家与当地大户的田庄管事们消息最灵通,也颇有远见,第一时间就会来找到微臣,希望可以学习如何制作与使用这?种更方便的工具。
“其?次,是那些小士族和富农们,最后,才是那些居住得?偏远,又没有读过?书的普通农户们。”
事实上?,在他离开江宁县的时候,依然有许许多多的普通农户都还没有听过?江东犁。
房玄龄道:“所以,你?觉得?朝廷应该负担起这?样的责任?”
“然也。”周自衡点头。
几人沿着道路向前走去,在田野中劳作的农夫们看到他们之后远远的便躬身行礼。
周自衡:“朝廷对百姓负有教化之责。教化是什么?教他们律法与道德,是为教化,教他们读书识字,是为教化。而在微臣看来,教他们如何更好?的种田,拥有更多抵御天灾风险的能力,同样也是教化。
“不管是对他们而言,还是对朝廷而言,都是好?事。这?叫双赢。”
“双赢?”李世民被这?个新鲜的词语给吸引了,他琢磨了一下?,“你?赢,我也赢,有意思。”
杜如晦稍加思索:“将江东犁成功的普及到全天下?,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而若是江东犁能够在一年甚至是半年就天下?皆知,那这?两?三?年里便可以多出不少的粮食。”
“的确如此。”周自衡道,“这?还只是一个农具。还有一些如何能够增产的经验,如何抵御天灾的措施,甚至是培育出的良种……这?些如果想要迅速的推及天下?,然后根据各地的情况做出调整,那就必须要朝廷牵头才行。”
房玄龄一直安安静静的在旁边听着,此时忽然道:“若真是有了这?么一个官署衙门?,那各地的真实收成、农作情况,朝廷也能了如指掌。”
他越说越兴奋,语速也越来越快:“甚至,朝廷还能够对有目的的进行农事上?的规划。”
李世民眯起眼来:“房卿的意思是?”
“陛下?,时人常说农夫短视愚蠢,但实际真的如此吗?”房玄龄道,“百姓并非愚蠢,而是他们的目光被局限在了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周自衡看向那些低头劳作的农夫们。
房玄龄侃侃而谈:“他们看不到远处,不知道远处有什么新的好?的东西?,只能够得?到窄小范围内的经验,自然就显得?短视。就像是原本适合种粟的地方偏偏要种稻,原本适合种稻的地方偏偏要种麦。这?是因为他们愚蠢吗?不是!”
周自衡已经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眼前一亮:“是因为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除了麦之外的农作物?。”
“然也!”房玄龄赞许的道。
李世民也跟上?了他们的思路:“所以若是有了朝廷的统一调配,让适合种麦的地方种麦,适合种稻的地方种稻,就能收获到更多的粮食!”
周自衡点头道:“橘生于南为橘,生于北则为枳。那就让它好?好?的在南方生长,就可以了。北方,自然也有北方适合生长的水果。”
后世的地方政府,是要担负起农业指导的责任的,包括研究当地到底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要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产业经济,都需要通盘的去考虑然后引导农民们参与进来。
很多地方都做得?非常不错。
周自衡不指望现在能做到后世这?般的细致周全,但最起码要慢慢的把这?个概念根植下?去。就好?像,他明年就准备在江南推广双季稻。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朝廷的介入,靠民间野生发?展的话,那估计要很多年才能见到成效。
杜如晦笑道:“臣倒是想起之前的北齐与北周。”
李世民转向他,脸上?有点疑惑:“杜卿怎么忽然想到北齐与北周?”
北周和大唐,和他李家的关系可谓是关系紧密。隋取北周而代之,大唐取隋而代之。而宇文家、杨家、李家乃是故交,同出武川镇,关系丝丝缕缕。
杜如晦道:“北周之地,常种粟与旱稻,而北齐,则种植冬小麦。”
周自衡略一思索,北齐就是河南山东那一片,的确种冬小麦。
杜如晦淡淡道:“当北周的将士在操练的时候,北齐的将士却?在种地,还在种地,一直种地……”
李世民轻轻吸了口气,这?个观点倒是他以前没有想到过?的。
周自衡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如今的府兵制,士兵们除了要打?仗之外,还需要种地来养活自己。军屯和边屯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但若是一直只顾着埋头种地,却?抽不出时间来操练兵马,那在战场上?又如何能够得?胜呢?
原本只是简单的农作物?分?布规律,却?在看不到的地方影响了历史的走向,有趣。
房玄龄叹道:“一夫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有受其?寒者。就算是行军打?仗,也要先保证大家吃饱穿暖才行。”
周自衡颔首:“所以才需要一个专门?的官署衙门?,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来布局农作物?的种植。”
李世民忽然想起来:“上?次你?说打?算在江南种植双季稻?”
周自衡:“是。”
李世民:“那明年江南道的屯田收成可以翻倍?”
周自衡吓了一跳:“陛下?,微臣可没这?么说过?!”
他做不到啊!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他:“做不到吗?”
“陛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周自衡苦笑,他细细解释道:“即使是要推广双季稻,那也得?先规划出一处试验田,看看双季稻的成效到底如何,需要多少的劳动力?收益和投入成不成正比?中间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待到所有的经验都成熟后,才会向整个江南道推广。”
房玄龄夸赞他:“周补阙做事严谨。”
“不严谨不行,这?可事关屯户们一年的收成。”周自衡道,“包括司农寺想要成立的新署,到时候也应按照这?样的形式来运转。”
一个不成熟的东西?,是不能贸贸然推广到全天下?的,会出大问题!
房玄龄与杜如晦都忍不住轻轻点头。
的确该如此,就连一些政策,也该如此。
李世民对他明年的规划很感兴趣:“那除了双季稻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这?些计划在周自衡心中盘算了很久了,他不假思索的道:“如果是之前,微臣只打?算带着润州屯的屯户们开凿水渠,修建塘浦圩田,并且兴建水力磨坊。但现在微臣领着司农寺丞的职衔,掌管江南道屯田,那自然要把其?他地方也纳入到考虑……”
比如太湖那边,与江相连,经常成为一派泽国,庄稼尽淹。修建海塘和堤坝才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李世民挑起眉:“你?可只是总领屯田事宜,兴修水利是江南道主官的事情。”
“微臣刚刚说过?,双赢。”周自衡唇角上?扬,“其?实兴修水利对民田是更有利而无?一害的。”
只看怎么和他们谈罢了。
李世民又问:“你?之前在殿上?说要轻徭役,可兴修水利岂不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陛下?,其?实百姓们并不反对徭役。”周自衡道,“以微臣的经验来看,其?实他们反对的占用农忙时间来做徭役,以及修建一些无?谓的只用作权贵奢侈享受的工事。比如宫殿……”
他看到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神,连忙道了一声?:“陛下?恕罪。”
李世民挥了挥手:“你?何罪之有?大肆的兴建宫殿用于享乐,的确是亡国之君会做的事情。”
比如他曾经的那位表叔。
“继续说吧……”
周自衡便以李崇义在江宁县建砖窑的事情举例,说明其?实百姓们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是不会抗拒出力来服徭役的。李世民听得?很仔细,时不时的还询问些什么。
两?个人走在前面?,周自衡落后李世民半个身位,越走越远。
房玄龄与杜如晦在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
房玄龄对杜如晦说:“只是放在司农寺,的确是可惜了……”
能够做出这?么详细的规划,头脑清楚,而且为人处世也老练,实在是很适合去做个一地主官,即使是从县令做起,也是可以的。
杜如晦之前曾经和房玄龄探讨这?个,这?次他反倒有不一样的认知:“天下?的农事需要周十三?这?样的人。他待在司农寺或许比做一个小县令或者是刺史要更好?。”
房玄龄笑着摇摇头:“若是其?他如他这?般年纪的郎君们,可不敢如此狂妄的称‘小县令’……”
即便是李崇义,也是因为沾了宗室的光,而且因缘际会才会如此年轻就得?到成为江宁县县令的机会。
杜如晦笑了起来:“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
房玄龄:“那,崔善为的提议你?如何看?”
“可。”杜如晦想也不想的道,“农事如此重要,民田占了天下?农田的十之七八,偌大一个朝廷却?没有对应的官署衙门?,的确是匪夷所思。”
房玄龄也点头:“可。”
虽然这?个提议还需要拿到中书门?下?的“宰相集议”以及内朝集议上?去讨论,但他俩都知道,这?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杜如晦看向宽阔的大豆田,绿意盎然,不由得?叹了一句:
“真美啊。”
……
“可真丑啊。”平阳长公主对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怪东西?毫不讳言的道。
这?是一张看上?去十分?笨拙的椅子,用木头制成,还有两?个大大的木制轮子。有点像是胡椅,但是比胡椅要更低,而且方头方脑的,和好?看真的沾不上?一点关系。
徐清麦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笑道:“虽然不好?看,但用起来还可以,长公主要不先试试看?”
这?是她之前让周自衡找木匠做的轮椅,周自衡直接通过?工部主事任平找了将作监的匠人,不过?七八天就将这?东西?做出来了。
那位工匠对这?个委托非常痴迷,甚至还琢磨着改动了好?几处,一些零件做了不止一版。
徐清麦亲自试过?,肯定不如后世蕴含了高科技的轻便电动轮椅相比,但也还算过?得?去,满足了出行的基本要求。
平阳长公主看着那两?个笨重的轮子,有些怀疑:“真的可以用手推动?”
“可以的,您试试?”徐清麦期待的看着她。
平阳看了这?么一会儿,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来了点兴趣:“那就试试。”
绿翘忙指挥其?他的侍女将她抱上?了轮椅,然后调整了她坐着的姿势。
平阳用手推着轮子,用上?了一些力气,往前滚了滚。
那轮椅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