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对李强说:“请教二位高人如何称呼?”
李强心想,我这李闯的名字是万万不能说的,干脆胡诌两个算了。还没等他开口,二肥就接口说,你就叫他强哥,叫我肥哥。
咸丰连连称是,说这也好,免得泄露了仙机。
咸丰叹了口气,说:“不瞒二位说,如今世事艰难,大清江河日下,北有捻匪猖獗,南有发匪祸乱天下,沿海各省又有列强环伺,我大清自老祖开辟江山以来,如今已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困局,不知二位对此有何高见?”
李强看着咸丰一脸的愁容,心想这个皇帝真是倒霉透顶,所有的恶事一股脑儿的都落到他头上,看来这种皇帝白让老子做,老子也不做。
当下说道:“陛下,我深知你是一个忧国忧民,想要施展一番作为的皇帝,只不过身逢乱世,很多事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咸丰眼睛一亮,原先苍白的脸上有了光彩,说:“真是知朕者莫若强哥。试想哪个做皇帝的愿意看到江山破败,祖宗基业倾颓于一时?朕也想力挽狂澜,扫荡群夷,只不过朝廷内外积弊太深,太深了!每当午夜梦回,朕每每念及于此都痛入骨髓,可作为一朝人君,这种痛苦又能向谁诉说呢。”
说罢,咸丰难掩悲痛之情,仰面浩叹。
李强也难免起了同情心,说道:“现在左右无人,咱们年纪相仿,我叫你一声老弟,你不介意吧。”
咸丰少年心性,平日里不苟言笑,大臣们见了自己都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现在好容易见到两位知己,心中甭提多痛快了,冲着李强一摆手说,以后私下里咱们就兄弟相称,刚才一番话令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强说:“老弟,其实也不必太忧虑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当然有它的必然性,别的不说,就说当官的腐败问题,有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眼下,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包二奶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偶然的吗?我说这句话你别不爱听,现在朝廷已经腐败到了骨头缝里了。”
咸丰被李强说得直冒冷汗,官员腐败这个问题他何尝不是忧心忡忡,可是至今也是没有良策。
李强说:“要整治好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太难,关键就看你这个当皇上的有没有决心?”
咸丰苦笑道:“朕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可是每当要有动作时,朝中大员都众口一词,竭力反对,实在是举步维艰啊。”
二肥叼着半只鸡腿,听不下去了,一拍桌子,说:“反对?你是皇上,你说的话谁敢反对。明天开始,这事交给我,就从最大的官整起,谁敢反对先咔嚓他娘的几个再说,到时候都他娘得麻抓儿。”
李强暗中冲着二肥一挑大拇指,回头对咸丰说:“就看老弟你能不能当机立断,而且还要给我们先斩后奏的大权才行。”
二肥再添一把火,说:“像你这样遇到什么事都磨磨唧唧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你当这个皇上还有啥意思。当皇上就得说出话来掉地上有响儿,办事咔咔的。古人不是云过吗?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
李强捂着嘴直乐,心说这小子这回真捅到点子上了,说出话了有劲儿。
咸丰犹豫了半天,最后咬咬牙,说道:“好!当断不断、必留后患,朕意已决,明日起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授‘遏必隆’宝刀,烦劳二位哥哥代朕整饬朝纲。”
二肥问:“你说的那个‘傻*龙’刀是啥玩意?”
咸丰笑道:“此刀最早的持有者为圣祖康熙年辅政四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因人而得名,此刀曾赐予过多位大清重臣,开疆辟土,无往不利,为大清江山立下了血汗战功。持此刀者可代天巡狩,如朕亲临,无论对哪一个王公大臣,都可先斩后奏。”
二肥滋儿喽一声喝了杯中酒,攥着拳说:“真他娘给劲儿!”
(下一章重振朝纲)
------------
第十三章 重振朝纲1
三人一直喝道深夜才散,咸丰亲命一名总管太监把李强和二肥暂时安置在紫禁城边一处公王旧府中。
临走时,李强还惦记着玉娘的安危,于是对咸丰说,我还有几个朋友也都有仙根,只是与僧王发出了一点儿误会,现在被囚禁于王府地牢中,向请皇上下令把他们也接过来。
咸丰一听自然是不打折扣,马上派总管太监到僧王府去提人,李强不放心,亲自跟着这名太监来到僧王府。
可来到地牢却不见那些的踪影,地牢里一片狼藉,几座牢门都已被打开,栅栏上还留有刀剑的痕迹。
地牢看守说,这些嫌犯刚刚已被十几个武艺高强的蒙面人已劫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李强百思不得其解,猜不透究竟是哪些人能有这样的本事,出入僧王府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但起码可以断定,这些人肯定和冯九道他们是一伙的,玉娘总算脱离了危险。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总管太监就把李强和二肥叫起来,两人简单的洗漱、用餐之后,随着太监一同赶往紫禁城太和殿。
咸丰早已在暖阁等候多时,昨夜里一脸的晦色一扫而光,显得容光焕发,像变了个人儿似的,见到两人更是兴奋异常,拉着他们的手百般亲热,详细询问住处是否满意,吃食可还称心等等的淡话。
两人都觉得咸丰虽然是个倒霉皇帝,但这个人还是蛮不错的。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几人在一起吃了一会儿茶,但听殿外钟鼓齐鸣,上朝的时间到了。
咸丰春风满面,带着杆肥二人来到大殿。
殿内外跪了一大片文臣武将,三呼万岁,声震九霄。
众位文武大员忽然见皇上带着两个不知名的布衣来到大殿,都吃了一惊。
僧格林沁站在前排班部中,见到这两个人吃惊更甚,本想用这两个刺客蒙混过皇上,没想到他们不仅没被识破,反而趾高气扬的出现在大殿中。
咸丰端坐在雕龙宝座上,看看阶下李强和二肥,一时间觉得说话也有了底气,朗声道:“自我大清定鼎以来,几世先皇开辟出万世不替之功业,可谓物阜民丰、四海昌平,可到我朝以来,内外忧困、民不聊生,可说是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困局,众位爱卿可知是什么缘由?”
众文武不知道咸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都不敢接口。
咸丰续道:“究其缘由首要者就是朝无大贤,承蒙上天眷顾,今日我朝迎来了两位大贤,论德不亚于孔孟,论能不亚于管乐,论才更不亚于卧龙凤雏,大清能有二位高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