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书院,胜在有桑桑心,经歧山长老点化,就此远离棋枰,隐居不问世事,以修行来化解当年之悔。”
南晋棋师闻言大惊。
他自负棋艺惊人,虎跃涧旁那道乱木局,也难~~-更新首发~~不住自己,但他绝对不会认为自己能够在棋枰之上胜过洞明大师,就算对方多年不摸棋盘,他依然没有任何可能获胜,可洞明大师中年棋力最盛之时,竟有人能与他平分秋色!
当年的少年究竟只谁?
南晋棋师默默算了一下时间,一个他最崇拜的传奇名字渐渐浮上心头。
只是当着洞明大师的面,他自然不便把那个名字说出来,又问道:“那大师今次为何会再次出山,主持瓦山棋局?”
老僧静静看着帷布,没有说话,但已经做出了回答。
能够让这位一位棋界祖师重临人世的,自然便是桑桑。
棋盘很大,棋子也很大,需要用专门制造的木叉,把棋子运到自己想要落下的地方,宁缺想要帮忙,却被桑桑拒绝。
看着她全神贯注的模样,竟是忘了咳嗽,精神更是不错,宁缺放下心来,便专心透过帷布的缝隙去看棋盘上的局面,虽然他看太懂。
南晋棋师能够看懂,只不过现在他要比在虎跃涧旁安静很多,不再那般上蹿下跳,而是规规矩矩坐在蒲团上,看着落子安静无声,显得非常老实。
他不认为桑桑能够胜洞明大师,甚至哪怕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他认为今天这局棋更像是自己在宫廷里和皇后娘娘下的指导棋。
因为棋道绝对不是单纯的计算,至高深处需要的是智慧、经验甚至是难以捉摸的感觉,残局再精妙终究是活的,对弈之时,棋盘对面的人却是活的,就算桑桑是天算之人,能够以不可思议的计算能力,强行破解乱柯残局,又如何能够算出对手心里的想法,尤其是洞明大师这样深不可测的棋者。
然而棋局的发展,和南晋棋师的想像完全不一样。
秋亭里大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渐渐增多,却依然维持着均势。
南晋棋师确认,不是因为洞明大师年老体衰,从而棋力下降的缘故,因为白棋比他在道场里曾经看过的那张棋谱走的更加精妙,构形起势宛若羚羊挂角,根本无迹可寻,真真是妙夺造化,哪里是能够算得出来的棋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棋局维持着均势,那么只说明了一件事情,执黑棋的桑桑,在棋道上的水平,竟丝毫不逊于洞明大师!
在南晋棋师的眼中,此时黑棋的行法,与洞明大师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一冬道路,纯粹靠的是不可思议的镇密计算,镇密到了极致,便不再有任何漏洞,竟渐渐散发出了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黑棋落下第一子时,便似乎已经想到了一百步之后,其间的线索隐藏在飘渺的棋道中间,普通人根本无法想像,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黑棋在中盘的实地争夺之上,又是那般的冷酷无情强硬,如同天意降临世间!
南晋棋师看洞明大师的白棋时,便觉得自己仿佛融进三春景里,温暖美好地不愿醒来,看桑桑的黑棋时,却觉得自己仿佛来到冬瀑之前,看积雪山崖溅起寒冷的水花,清醒无比地感受着那份美丽与疼痛,想离开却又舍不得。
一时春暖一时冬寒,一时湖上一时瀑前,这名南晋棋师看着这样的棋局,真是愉悦畅快到了极点,仿佛修行者吃了通天丸一般,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随时可能要飘到亭上,美好的仿似不在人间!
在黑白棋子间移动目光的过程里,他偶尔会清醒过来,看着黑棋不禁生出些许疑惑,总觉得这股肃杀的棋风有些熟悉,似在哪里见过。
他心想大概是被洞明大师重现人世震惊,所以弄得有些恍惚,看见什么好东西便总觉得眼熟,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随后便忘了这件事情。 秋亭里,大棋盘上的黑白棋子越来越密。
黑白两色在棋盘上竟生出了一种相融相生的感觉,显得完美而衡定,南晋棋师怔怔看着棋盘,早已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他虽然不是修行者,却隐隐看明白了些什么。 秋亭外懂棋的人t〕也莫不例外,亭间棋盘很大,足够他们看的清清楚楚,然而此时安静的人群里,没有任何人再去注意这局棋的细节。
人们看到了黑夜与白昼的交替,看到了清晨与黄昏,在这个世界上不停地轮转,然后他们听到了晨时的钟声和暮时的鼓声。
晨钟暮鼓里,一片安宁祥和之意渐生,哪里还有什么胜负之心。 秋风微作,亭后山林里的鸟儿轻鸣,寒虫无声。
南晋棋师不知何时湿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我生平唯一所恨,便是不曾得见洞明大师与宋谦大师对弈,今日亲眼见到这局棋,便是此时当场死去也再无所遗憾,余生满足。
南晋棋师向着老僧行了个大礼,说道:“感谢大师。”
然后他转身对着帷布拜倒,真诚说道:“感谢姑娘,让我知晓原来世间真有宿慧之人,我哪里做得你的老师,只愿拜在姑娘门下。”
桑桑有些惭傀说道::“在山里我很少能赢,哪里有资格收徒弟。”
听着这话,南晋棋师身体微震,想到先前便觉得她的棋风有些眼熟,不由想到了一种不可能的可能,颤声问道:“敢问姑娘 可是随宋谦大师学棋?”
桑桑有些惘然地摇了摇头。
宁缺眉头微皱,觉得这名字虽然陌生,但确实好像在哪里听过。
老僧看着帷布,关切问道:“宋先生在书院可好?”
听着这句话宁缺终于想起来了,书院后山去年发冬服的时候,二师兄家的小书童曾经报过一个叫宋谦名字,那不就是“你们说的是五师兄?”
宁缺的声音传到亭外,人们震惊议论纷纷,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南晋棋圣宋谦大师这些年一直在书院二层楼里修行,不由对书院生出更多敬畏向往。
南晋棋师像傻了一样,呆了半天才醒过神来,尖叫一声,喊道:“我要去书院!我要去书院!我要去看宋谦大师!”
宁缺完全没有想到,书院后山那个痴于棋道以至于经常忘了吃饭、蓬头垢面看上去神经兮兮的五师兄,居然在世间享有如此盛名,不由愣住了。
秋亭里的对弈结束,双方棋势差相仿佛,没有人忍心破坏黑色二色完美的圆融,甚至觉得哪怕去数子,也是一种亵渎,所以没有人数子,自然也就没有胜负。
洞明大师先前的遗憾神情已然不见,仿佛相通了什么事情,目光透过帷布看着桑桑,微笑说道:“黑白分隔,本就是随心意而定,你想选黑便是黑,你想选白便选白,只看自己如何想,人生与棋局也没有什么差别。”
然后他站起身来,看着亭外的观海僧并烂柯寺住持,缓声说道:“既然师弟封了涧旁的乱柯局,那我这一局也封了,若有想上山的客人,你们不要拦阻。”
观海僧很是吃惊,不解问道:“这是何故?”
洞明大师说道:“能和这样的对手下一盘棋,能下这样一盘棋,然后做为人生最后一盘棋,还有比这更完美的结局吗?” 秋亭外的众人很是震惊,想到涧旁的乱柯局已封,秋亭里的第二局棋也成了最后一局,难道传说中的瓦山三局今日便成了绝响?
黑色马车缓缓向山顶驶去。
宁缺想着先前秋亭里的棋局,终究还是没能忍住,问道:“到底谁赢了?”
桑桑说道:“我应该赢了几个子,不过黑棋本就占便宜。”
宁缺怔了怔,然后大笑起来。
然后他感慨说道:“难怪五师兄当时会说烂柯寺里的和尚下棋有一套,你学的是他的棋谱,今天赢了那老和尚,也算是替师兄把当年吐的那口血争了回来。”
数十日前。
书院后山,诸人替宁缺和桑桑送行。
当时五师兄看着桑桑和言悦色地说:“桑桑在棋道上的悟性,远胜小师弟,维护书院棋道天下第一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书院天下第一,无论是棋道还是琴道或是书道,都是天下第一。
只是要维护这个天下第一,却并不容易。 但正如五师兄殷切期望的那样。 今天,桑桑做到了。!!!
------------
我有一百句话……
我有一百句话……
一,四章写出来了,明天三章保底,我是真的在努力,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理解,多多鼓励。
二,暴发的同时,我也是在努力保证质量,写的情节,从来不敢奢望所有人都喜欢,但我想说的是,我尽力写好,更新出来的,至少是我能喜欢的,希望你们也能一样喜欢。
三,很早之前出现烂柯寺,那就确定了要下棋,虽然我不会下,烂柯寺的传说有两个要点,就是这一卷里的重点,而桑桑下棋,这个也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埋了,今天绽放一下,我很高兴。
四,我依然是桑桑党,那章桑桑说,我写的专心而满意,不要说我酸,我好多天没洗澡了,当然酸。将夜开书的时候,我就说过,桑桑是‘女’主角,说不剧透,但我说过这本书至少结局是光明的,另外我虽然向来狗血,但有的情节我是不会写的,因为不擅长,放心。
五,沧海翎写过一篇关于自由的书评,我当时就说,这是将夜这本书里想写的两件事情之一,另外一件事情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已经明了,便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那首外国诗,只不过我会把顺序改一下,我一直想忍着再过些天,直接改简介,但忍不住了,先说。
六,年度月票又被拉开到一千多票了,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另外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年度月票总冠军,不是只看一本书,而是看作者名下的所有书,所以如果有朋友投将夜投完了五张月票,手里还有多的月票,麻烦你投给间客或者庆余年或者朱雀记都行,我知道这确实很麻烦,抱歉,麻烦您了,多谢。
七,我知道自己是话痨,这个单章年内不会删了,作为警醒。
八,请投月票,谢谢。
九,请再投月票,非常感谢。
十,再三请投月票,感谢加感谢。
十一,同上。
十二,再同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百,没月票,投推荐票也成啊。
大家晚安。
。
。
------------
第三卷多事之秋